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 (3 / 4)

這第一批到來後,後面自然還有大批的災民。

其中的難題就在於,哪怕朱元璋是皇帝,也不可能天天養著,必須要讓他們回去。

水災治理好了後,還是要他們繼續種田才行。

當務之急,就是如何把災民穩住。

而據各地奏疏上的訊息,這次災民的總數目,約莫有二十萬之多。

二十萬災民是什麼概念。

整個大明目前的常備軍力,也就是百萬出頭,這災民的數量,直接就達到了整個大明軍力的五分之一。

當然,若是不管不顧,二十萬災民真正能夠抵達的京師的,恐怕一半都沒有。

朱元璋曾經也是流民,對此深有感受。

自元朝開始,小冰川時期到來,各種災亂繁多。

朱元璋也頒佈了一套有效的處理災情的方式。

首先是報災,堪災。

受到災情的地區,地方官員首先進行彙報,讓朝廷對受災人數和情況,有個大概的估算。

第一肯定免除田租,當地先進行一番賑災。

然後就是災民轉移,調糧以平抑災區糧價上漲。

災民的流動,也是在官府的管控之下,在這個路程中,逐漸的進行分流。

其中每天都會給一定的口食。

真要一點東西都不吃,別說上千裡地了,上百里地都沒幾個能堅持下來的。

然後就是撫卹安置,比如賜葬,賜地等等一些列措施。

那種數千上萬人四處流浪的場景,一般是很難見到的,只會在朝代末期才有。

這等情況一出現,立馬就是衝擊官府,揭竿起義,直接造反了。

大災荒的出現,各地官府能夠接收的災民也是很有限。

一般來說對於這些拖家帶口的災民,當地官府收納之後,就會用以工代賑的形式,進行本地安置。

等災情完全過去後,官府就會給予盤纏,遣送回戶籍所在。

早膳吃完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