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上一任的禮部尚書,被朱元璋賜死後,目前還沒人補上,暫時空缺在這裡。
其中五位尚書,分別是:
工部尚書沈溍,兵部尚書茹瑺,戶部尚書趙勉,吏部尚書詹徽,刑部尚書楊靖。
“都坐吧,先把早膳吃了,咱再跟你們好好嘮嘮。”
朱元璋語氣有些不善的說道。
他也不是針對誰,只是昨日的好心情,全部都被破壞了。
本來眼看著跟大孫的關係越發親密,今日上朝,卻來了件讓朱元璋很是心煩的事情。
水災的問題。
黃河是古今華夏的母親河,孕育了五千年燦爛的文明。
但自古黃河也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歷朝歷代鬥在努力的綜合治理黃河。
今年二月八日,黃河在陽武決口。
南宋滅亡後,到元朝時期,黃河經歷一次大的治理,相對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但實際上受災人數,絕對是百萬級以上。
雖然朱元璋下令,免除了受到黃河水災影響範圍內的田租。
但更多的災民,哪裡是田租的問題,是根本吃不上飯食。
這些災民沒有了田地,唯一能想到的活命辦法,就是逃荒。
一般來說,災民們逃荒的方向,就是京師。
從河南出發,到南京京師,直線距離約莫上千裡地。
古代的道路,顯然不是那般好走,彎彎曲曲,災民們只能用步行趕路。
可沒有資格使用驛站。
普通百姓的腳程,一天大約在三四十里地的時候。
這些逃荒的災民,餓著肚子趕路,偶爾還要乞討,自然更慢。
自水災出現,饑荒爆發後,最快的第一批災民,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京師附近。
而作為皇帝的朱元璋,顯然要想辦法解決這饑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