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2號,聖安東尼奧觀察者報作為當地最大的非裔美國人社群報紙,對大衛羅賓遜和馬里奧埃利等黑人球員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團隊的勝利,大衛羅賓遜是聖安東尼奧的驕傲!”
總決賽G3馬刺隊的生死戰,大衛羅賓遜表現拉跨,不過屁股決定腦袋,膚色正確,資料也就不重要了。
聖安東尼奧快報是當地最大的日報,也是馬刺隊主要的媒體合作伙伴。
拿到總決賽第一場勝利,自然要好好宣傳一番:
“蒂姆鄧肯從不為資料打球,他會為聖安東尼奧帶來冠軍!”
體育專欄作家寫出的文章內容很好,順便還嘲諷了一下李佑的得分王,但一些馬刺隊老球迷有些尷尬。
“上將”當年刷了個爽,再往前推一推,名宿“冰人”喬治格文也幹了.
未來的事難說,誰都不知道蒂姆鄧肯是否會繼承馬刺隊的優良傳統。
一大早在酒店吃過早餐,尤因看著當地的報紙心情就不美麗了。
拉里約翰遜也跟著大罵聖安東尼奧的記者就會吹X:
“Fuck!10中3,靠著罰球拿了13分,這有什麼好讚美的?”
“如果不是其他人表現出色,這會我們都開香檳了!”
大衛羅賓遜罰球12中7,罰的也不準,在生死戰,“上將”打得像個新秀
蒂姆鄧肯21中13,罰球10中7,拿到了全場最高的33分,並且還抓下了16個籃板球。
貢獻出大號兩雙,鄧肯才是馬刺隊贏下G3的關鍵。
奧克利和本華萊士被新秀打爆了,這會都沒心情打屁聊天,面子上實在掛不住。
拉里約翰遜嚷嚷的歡,但“大媽”G3來了個12中3,賽後已經被聖安東尼奧的記者們花式嘲諷一番了。
李佑隨意掃了兩眼報紙,注意到內容基本都是吹X後就不再關注。
傑夫范甘迪和教練組連夜觀看了比賽錄影,忙活了大半夜,剪輯出了不少內容。
早飯後,大家就在酒店的會議室開啟了錄影課。
傑夫范甘迪又出現了黑眼圈,鄧肯打爆了尼克斯隊的內線,禿頂少帥心中沒底:
“我們要注意進攻選擇,注意對方的協防位置,不要小看蒂姆鄧肯,幾個回合,他都出現在了正確的防守位置上!”
“快速,果斷,突破到籃下,不要抱怨吹罰問題,明晚我們可以重新找回比賽節奏。”
剪輯出來的回合很多都是鄧肯協防到油漆區完成干擾,一些天才球員的位置感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鄧肯就是其中之一。
李佑看到拉里約翰遜和斯普雷威爾依舊露出鬱悶神色,也跟著鼓勵了兩句:
“要對自己的進攻有信心,我們更年輕,速度更快,體能更好。”
“耐心一些,拉扯防守,他們無法堅持一整場高強度的防守。”
尤因這時候也有些懊惱自己的不自律,如果沒胖成球,或許就不會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