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最近工作太忙,改文改的腦子發懵,本來休息碼字很容易的,但改了一上午,就碼了3000字不到.
容我緩一天QAQ
縮水賽季這段幾乎全都是重寫的。
好在即將結束了,後面我就不會再改了。
昨天的萬字有書友說水,咳咳,我只能說盡力了,從這個賽季開始,我就努力精簡,這書到現在進度真挺快的。
請假除了重寫這卷末尾,順便解答一下書友的留言。
為什麼主角這麼穩?他不會拉跨嗎?
其實主角狀態起伏很大,舉個簡單例子:
第一個賽季,前兩輪季後賽中,主角投籃命中率來到了驚人的53.5%;
而到了東部決賽的系列賽中,投籃命中率跌至38.5%。
第2個賽季季後賽前兩輪,主角投籃命中率又有52.2%;
到了東部決賽,則變成了44%
98年總決賽G5,我沒詳細寫,實際上在我的Excel表格中是18中7。
至於為啥差別這大,因為對手不同,遇到的防守不同,系列賽深入,也會被針對。
兩個賽季,主角是進步了的,至少從東部決賽的效率上來看,他算是兌現了那些天賦。
很多時候資料上很漂亮,但一些比賽,是消化球權的結果。
但我不會特意強調這些事,因為很多書友不喜歡看打鐵、輸球、負面評價。
但只要仔細留意,還是能看出來的,狀態起伏是有的。
如果喜歡看資料炸裂的,上本書的主角就上天了,後期已經不是人了
為啥看描寫很多都是尼克斯隊得分,對手不得分,再一看分差還是原地踏步?
咳咳,第一個賽季季後賽,我還會寫打鐵,但書友反饋打鐵太水,後續我就儘量寫反超比分的環節了。
如果看到領先後對手暫停,一小段描寫後,分差沒變,那就是雙方打鐵或雙方交替得分了~
為啥輸球的比賽感覺主角隱身了?
輸球了當然就是打得一般般,可能很多書友想看一通猛掄資料爆炸,然後贏球,或是“尼克斯隊輸了,主角沒輸”;
但以上情況,以目前尼克斯隊爭冠配置來說,很難出現。
資料就是美刀,就算是90年代末期的籃球環境,資料刷子一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