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紅漆的四合院裡面。
木槌敲擊的聲音透過空間傳了出來。
屋簷下的鳥籠子裡面,淺色的鸚鵡用米粒大小的眼珠子。
看著籠外的世界。
午後的陽光顯得分外愜意。
只有“邦邦邦”的聲音此起彼伏,不曾斷絕。
屋內年輕的小師傅,仔仔細細的端詳著跟前的木雕。
時不時的敲敲打打,讓屋子內多了一份空間的迴響。
隨意擺放的調料盤是屋子裡看見最多的東西。
小小的屋子裡,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但是在最中間一塊地方卻空置了出來。
在這裡擺著一尊頗具年代感的木雕佛像。
......
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再看到佛像的時候,查爾斯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木雕佛像在歷史專業的眼中。
那可是比黃金還值錢的東西。
查爾斯握在滑鼠上面的手裡面就鬆開了。
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腦螢幕。
......
華國人對木材有著特殊的情感。
幾千年下來華國人都用遠比石頭脆弱的很多木頭建造家園。
生活在樹木旁,住在木房子裡,在木桌上吃,在木床上睡。
棲生從木開始,用木頭造紙,用木頭刻印刷版。
栽種、培養、雕琢一個個可造之材。
木雕佛像看上去更是多了一份蘊涵生命的親切。
木雕的佛像因為可以移運,所以絕大部分都已經流失在了海外。
現在在木器修補室內,十分幸運的可以看見一尊遼金時期的佛像。
“這個佛像原本小手指也是斷裂的,現在已經被我修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