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些調料混合均勻之後鋪滿已經掏空的魚肚子,隨後再疊放在醃桶裡面,用重石壓住。
一個月之後開桶即食。
沒有看到成熟之後的醃魚,但是這麼豐富的製作手法已經讓女記者迫不及待的想要試一試這種手法制作出來的魚兒是什麼滋味了。
”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臘肉,將肉切成均勻大小的長條,用苗家自家釀的米酒把鹽熔掉....“
”湘西木材豐富,熏製臘肉以硬木為主,如茶樹和楊梅樹,燻烤時,把醃製好的臘肉掛在自家做飯的火塘上....“
”將松果、茶殼、桔皮等放入火塘,這樣燻烤出來的臘肉帶有果香味....“
一條紅白相間的五花肉被煙燻烤過後變成黑色的長條,瘦而乾煸。
苗家人將燻烤好的臘肉放在自家穀倉乾燥的稻米堆裡,儲存久又防潮。
”臘肉食用前先用炭火燒皮,然後用淘米水洗乾淨,將臘肉和蘿蔔乾一起炒是苗家很常見的食用方式.....“
原本黑漆漆的臘肉經過火烤和洗淨,在切條的時候才露出藏在裡面的寶藏。
片片臘肉在刀鋒之下,顯得油光水滑。
像是雕刻寶石一般露出裡面一塊塊棕色的寶石。
與周圍古樸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女記者看到這裡,已經流口水了。
腦子中只浮現了兩個字。
珍饈!
”對純樸的苗家人來說,醃魚臘肉不僅是一種食物,而是儲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
女記者肚子餓的咕咕叫。
恨不得穿梭進螢幕裡嘗一嘗這種讓她肚裡饞蟲瘋狂的味道。
抬頭看著司機師傅忍不住問道。
”師傅,我們還有多久到機場啊?“
”快了,還有二十多分鐘。“
師傅脫口而出。
再堅持二十多分鐘....到了機場就有吃的了。
女記者腦中堅定著想法。
繼續看向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