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上蘸料,食客們便開始食用姚貴文烤好的豆腐。
黑褐色的豆腐經過炭火的烤制,開始鼓脹起來,表面烤製出一條條裂紋,顏色和形狀有點像,巧克力味的爆米花。
但是讓人感到新鮮的是,這樣的視覺體驗卻是出現在一顆豆腐身上。
這讓趙秋不自覺地嚥了一下口水。
他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豆腐。
感覺應該很美味吧。
就在趙秋想象著豆腐地美味時候,畫面中又出現了其他好多種豆腐。
石屏的豆腐,堅硬有彈性。
而按徽的毛豆腐,則是辣味十足。
這麼多的豆腐種類讓趙秋眼界大開。
“酒,應該是人們利用微生物進行食物轉化的最早案例了.....”
“用稻米釀造出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
畫面來到來到一座灰牆黑瓦的江南小鎮,小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襯出小鎮的倒影。
“立冬,紹心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來說是件好事....”
“酵母菌喜歡江南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
“在酒廠的老車間裡,師傅們進進出出準備著祭祀用的貢品....”
“今天是請酒神的日子,沒有人怠慢....”
畫面中一邊是現代化的鋼筋混泥土的工廠,一邊是擺著香燭魚頭的祭壇。
一股現代與傳統的氣息交織輝映。
趙秋也是學習到了一個冷知識。
原來釀酒前還有請酒神這個習俗!
“紹心的黃酒冬釀即將開始....”
“蠶繭般的酒麴是釀酒的靈魂,可以把他理解成接上了菌的種子....”
“這些稻草和辣寮草的混合體,裡面沉睡著形形色色的發酵菌.....”
“把碾碎的酒麴和糯米均勻的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