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要保持麵條接觸的溫度變化不大,持續對面條輸送恆定的溫度。
翻江倒海的手法同樣如此。麵條在上層水域劃圈,上層水溫降低。透過翻江倒海把下層水溫快速帶上來溫和。同時讓麵條沉入水底,也是繼續保持麵條周圍的溫度不變。
美食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候,體現在整個美食烹飪過程裡面。
功夫廚藝這些理念,吳龍沒必要和歐家豐說。
功夫煮麵練成後,本來是要練空中斬菜。只是這種刀功,方祝明就算認真練,也沒辦法短期內練出來。甚至,就算一直練,也不一定能練出來。
否則,早有人在網上秀這樣的刀功了。
這一段,只有用剪輯方法,把吳龍空中切菜的鏡頭剪進去。因為動作快,觀眾看不清手,不怕穿幫。
雜碎面是路邊攤賣得最多的小吃,真正賣雜碎面的不會搞這麼麻煩。魚丸、豬血、大腸、豬皮、蘿蔔這些配菜其實就是事先做好的,吃麵時一樣給一點。
但電影不能這麼拍,這麼拍就沒意思了。
再說大廚要比試的雜碎面,再怎麼爛的面也要比路邊攤賣得貴上幾倍才配得上大廚做的面。
所以魚丸、豬血、大腸、豬皮這些配料已經經過粗加工,需要現炒過火調味,出來的雜碎面才會和路邊攤的雜碎面不一樣。
類似於大鍋炒的快餐與現炒的小炒相比。
“豬皮是熟的,煮久容易爛,要後放。”
“蘿蔔呢,我們電影裡拍攝為了區別路邊攤,用新鮮蘿蔔,不是路邊攤那種已經煮好的。”
“白蘿蔔生吃有辛辣味。要麼加鹽醃製,再用水洗。或者加熱後也能去除辛辣味。”
“白蘿蔔有個特點,煮熟後吸汁會很好吃。可很少人知道,白蘿蔔在加熱後,剛去除辛辣味,剛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白蘿蔔是又脆又甜。而且是白蘿蔔的自然甜,很好吃。”
“你放菜的順便是熱鍋冷油、白蘿蔔下去大火猛炒三下。再下大腸和魚丸,翻炒三下。加點熱湯水燒開,放鹽、雞精、翻炒三下。再放熱湯水、咖哩粉,這個時候熱湯水的量是一碗雜碎麵湯水的量的兩倍。”
“晃,讓食材和湯水在鍋裡轉動,使湯水和汁充分融合。”
“下豬血在中間位置。繼續保持食材和湯水轉動,但豬血一定要在中心位置,這樣豬血不會被撞碎。”
“下豬皮,繼續保持食材和湯水轉動。”
“湯水收到一碗後,倒入盛有面的碗中。”
“有些步驟我來完成,你要練的就是按我剛才說的順序燒製食材。”
所謂的翻炒,是普通人的動作。
大廚的手法就是翻鍋。
方祝明要練的,是隻用一隻手,就能讓食材在鍋裡完成吳龍說的那些翻鍋動作,不需要用勺子輔助。
“龍哥,按你說的這種煮法,是不是真的比街上的更好吃?”劉錦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