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振榮看到這個手法,心中羨慕。
“龍哥,他要練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
“你看,面原來是分好一團的,他要做到面燙煮熟後出來,還是原來的形狀。”
“這有點難了。”
方祝明趕緊表明自己的決心。
“再難我也一定要練好。”
歐振榮就是想耍酷耍帥。
“龍哥,我也想學,可不可以?”
“沒問題啊,你想學就自己動手。”
金玉樓要做生意,他們沒在金玉樓練習。如果在金玉樓練習,肯定會讓那些廚師吃驚。
當然,也會有廚師不屑一顧。
花招而已,有個屁用。
但是,對於功夫廚藝來說,實際上是有用的。
擺攤賣面的不會這樣做,一是費時費勁,二是人多忙不過來。把面放網勺,擱開水裡放著等面自己煮好。這個時間可以做別的事。
做生意,效率才重要。
但是如果一對一,或者賣得貴,就需要來點技術含量了。
現在流量時代,連個賣棉花糖的都要來段霹靂舞。賣一根面的都要扮個仙子跳著舞離得遠遠地把面抖進鍋裡。
如果有賣雜碎面的這樣表演,一定能招來很多食客。
只能說,這個世界,只會越來越卷。
方祝明有功夫底子,練這個也要花一天功夫。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歐振榮也和方祝明一樣,只花一天時間就練成。這讓大家對歐振榮有些刮目相看。
“你呀,讓你好好學做菜你不練,這種花活兒你就來勁!”歐家豐氣得罵自己兒子。
像金玉樓這種代代傳承的飲食世家,最擔心的就是斷代。好在歐振榮有個哥哥挺老實,默默學著家傳廚藝。否則歐家豐一定拿著棍子逼歐振榮學廚,而不是出國留學,學些什麼破玩意兒。
只是歐振榮的哥哥真是老實孩子,不愛說話,機靈勁也不比歐振榮。做菜的天賦更是平平,只有說勉強把祖傳的手藝留住,等著下一代看有沒有人能發揚光大。
在歐家豐眼裡,歐振榮比他哥聰明,更適合接手家傳廚藝,接手金玉樓。
功夫廚藝並不是花活兒,是有其道理的。
比如游龍巡海,面下去的地方,肯定會把周圍的水溫降低。在水面劃圈,就可以把整個上層的水溫混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