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禎九年開始實施的陝北一帶災民西遷平涼府、臨洮府,南遷西安府的計劃以來,截止到崇禎十年底為止,受小冰河氣候影響最為嚴重的陝北一帶已是十室九空,除了每個縣城還有幾萬住戶之外,幾乎所有鄉下的農戶都在地方官府的組織下遷移到上述各府乞活。
正是因為大量的人口離開這片地區,從崇禎十一年至今六年的時間裡,陝北一帶的旱情減輕了很多,每年的降雨量也在逐漸增多,原本光禿禿的黃土高原竟然有被植被覆蓋的樣子,而隨之衍生出來的就是,許多早已乾涸斷流的河流陸陸續續出現複流的現象,水源正是來自於山中原上。
看過這些內容相似的題本後,朱由檢馬上聯想到後世時看過的一個短片,那個片子就是以假設地球上的人類全部消亡後,自然環境發生的變化為主題,提示人們愛護環境,保護這顆藍色的星球的。
而這部片子中所展示的模擬情景,正好與那些題本內容完全吻合:大自然已經開啟了自我修復功能,已經惡化的自然環境正在慢慢恢復,照此情形發展下去,再過十年,原先的重災區不說恢復如初,但至少具備了可以讓人生存下去的基本條件。
這種局面的出現讓朱由檢感到欣喜不已。
沒想到自己被逼無奈之下采取的相關措施,竟然無意中觸碰到了大自然的某個開關,讓本來持續惡化的環境有了轉好的趨勢,這種意外之喜讓他的心情瞬間變得愉悅起來。
這與後世施行的退耕還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看來這種策略有必要繼續推行下去,直至西北的環境得以徹底恢復為止。
以大明現在的人口來看的話,單單本土就還有大量的耕地沒有開墾出來,尤其是後世的幾大糧食基地河南、東北、山東等地,目前都因為人口缺失或是天災不斷而導致大量土地閒置,更兼還有東南亞一帶的糧食補充,所以只需要集中開發耕地就可以了,環境正在恢復的地區暫時沒必要進行移民回遷,等將來人口多了再說不遲。
崇禎十六年十月,就在李自成所部四千餘人正在鄯善以西平原與土爾扈特部、畏兀兒部六千餘人交戰,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之時,在吉爾吉特部嚮導的引領下,曹變蛟率部突然殺出,一萬騎兵如同一股滔天的洪峰一般,將混戰中的三部人馬衝擊得七零八落。
李自成憑藉著戰場上養成的敏銳嗅覺,在關鍵時刻,帶著劉宗敏、劉芳亮、郝搖旗、黨守素等十八騎迅速逃離戰場。
按照出塞後與官軍的十餘次交戰經驗判斷,李自成想當然的認為,自己這次依舊可以逃出生天,在尋得地方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還是希望非常大的,因為官軍每次在戰勝後都不會再進行追擊。
官軍數年來有意識的縱容,給李自成造成了錯覺,數次在最關鍵時刻的死裡逃生,讓他誤以為自己是被上天護佑的,只要堅持下去,他肯定會率領弟兄們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曹變蛟親自帶五十名親兵對這一小股逃兵窮追不捨。
因為他早就對李自成寬簷氈帽的形象熟悉無比,就算李自成果斷下令親兵丟掉“李”字認旗也毫無作用。
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的逃亡與追逐,曹變蛟馬槊連挑郝搖旗、劉芳亮、黨守素三員流賊大將,自恃武藝高強的劉宗敏也被其一槊拍落馬下,並最終與李自成一同被擒獲,隨後這兩名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被解往了京師。
至此,原本歷史中覆滅大明的反賊力量終於被掃蕩一空,與此同時,由三十多艘炮艦和商船組成的西班牙艦隊,搭載著一萬五千名西班牙陸軍也抵達了馬尼拉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