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 (1 / 2)

出於後世經歷帶來的某些痛苦記憶的原因,朱由檢下定了決心,決不能將醫療和教育商業化,在這兩個關乎到每個家庭利益的領域,一定要堅持朝廷佔據主導地位,推行最大程度的免費制度,相關政策的制訂也要做到有意識地向底層傾斜,以此來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當然了,這只是他理想中的社會狀態。在有生之年,他會極力推動這種框架的搭建和實施,但在他離去之後,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制訂的制度會不會在悄然之間被人為改變,這就是他無法左右了。

京師的免費學堂制度,基礎已經建起並夯實,接下來就是逐步在大明各地進行推廣。

免費教育制度發展的最大障礙並不是資金,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師範類專科學校的建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師範學校的的設立道阻且長。

大明不缺讀書人,但讀書人的目標是中試做官,至於教書育人,對不起,這可不是吾之志也。

這種千百年來根深蒂固地思維已經形成定式,想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便能看到效果的,決策者必須要有恆心和毅力,以持久戰的思維來制訂相關策略。

朱由檢知道,就算有讀書人放棄當官做老爺的思想,心甘情願的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但最後的成果也並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教育並不只是四書五經,而現在絕大部分文人只擅長這些只能修身、但不能對社會進步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無用之物。

師資力量的培育是重中之重,這一點上,歐洲的教育制度是值得借鑑的。

方以智這次帶回來的近兩百名各種人才中,除了笛卡爾這樣後世聞名的大牛之外,還有十幾名來自與他當年的母校普瓦捷大學數理方面的教師。

這些人或是出於對東方神秘古國的好奇,或是被大明給出的豐厚物質利益所打動,自願跟隨使團來到大明。

為了留住這些以及未來的人才,在朱由檢的指示下,戶部劃撥大量資金,在國子監,也就是理工學院中修建了上百幢至少三進的豪宅,專供這些精英入住,每座住宅都配備了相應的僕婦侍從,以便照顧他們日常的飲食起居。

這些被朝廷僱請的侍從僕婦都是經過篩選的,道德品行上都是為周圍鄰居所稱道的。

朱由檢不希望因為細節上的瑕疵而導致某些齟齬事情的發生。

例如,因為貪圖小利而造成某戶人才家中財物失竊,如果僱請人員不經篩選,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會發生,雖說也不算多大的事情,但能避免的還是要儘量避免。

在方以智的主持和鄭芝鳳等人的協助下,笛卡爾以及他原先的校友們,正在進行相關教材的編纂工作,這批教材將會降低難度,以便讓那些短暫留學後迴歸的少年們打下更好的基礎。

將來這批教材也會成為全大明通用教科書,而歸國的數百名留學生中的大部分,將會成為大明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如此繁衍下去,數十年後,大明實用型人才自然會越來越多。

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將會同時進行,朱由檢已經下旨,由方以智和鄭芝鳳全權負責相關事物,不管花費多少銀錢,朝廷都會全額撥付。

現在首要之務就是讓第一批人才有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將來在各種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他們會成為大明公民,享受當時最為豐富的各種資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