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 (2 / 2)

1608年,也就是萬曆三十六年,努爾哈赤派兵修建並進駐寧古塔,然後以此為基地征服了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稜、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崇禎十一年盛京被明軍攻滅,皇太極自焚而死,因為提前安排長子豪格帶著兩黃旗族丁北遷之故,所以連皇位都沒來的及傳給他。

豪格與寧完我、范文程以及兩黃旗一干年輕貴族,在明軍到達併合圍盛京前一個月,帶著兩黃旗兩萬余男女老少,裹挾著十幾萬漢人包衣,攜帶著大量糧草物資北遷至此,並把穆丹烏拉定為了大清新的都城。

穆丹烏拉周邊地區土地肥沃,並且因靠近大江的緣故,水利灌溉極其便利,無須深耕細作便能有很好的收成。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世時,先後將數萬虜獲的漢人包衣遷至此地開荒拓田,也是打算為後代子孫留下一條後路,沒想到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場。

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大力開發後,穆丹烏拉雖然居住的人口並不多,但幾萬勤勞的漢人包衣們卻開墾出了四十餘萬畝田地,每年能收穫幾十萬石的糧食。

這些豐收之糧除了一部分被運往盛京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糧食被儲存了起來,穆丹烏拉城中十座糧倉裡都是堆得滿滿的麻包,看到這一狀況後,寧完我和范文程都是鬆了一口大氣。

他們北遷時雖然也帶來不少糧食物資,但兩黃旗兩萬多旗丁,加上皇太極交給豪格的三千護軍,還有十幾萬漢人包衣,加起來近二十萬人,人吃馬嚼下來,每天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單憑他們帶來的這些糧食可支應不了多久。

在盤點完糧倉儲備後,寧完我與范文程兩人粗略計算了一下,隨即聯袂請見豪格,請求他立即下令,從即日起實施軍管,穆丹烏拉範圍內所有人口每日糧食消耗都要配發,並且八旗與漢人包衣一視同仁。

由於此時盛京陷落、皇太極自焚的訊息還未傳過來,一向脾氣急躁、頭腦簡單、舉止傲慢的豪格憂心之下也變得沉默穩重起來,對待寧完我和范文程也不像以前那樣態度驕橫。

“寧先生、範先生,軍管本王倒是無甚想法。

現下夏糧已收,這天氣也一天天冷起來,到明年再收糧食還有一年,這糧食是得算計著吃。

可這八旗丁口與包衣奴才一樣對待,怕是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豪格耐下性子,放低身段,學著父親皇太極的做派,用從未有過的溫和語氣對寧、範二人說道。

“太子殿下,往後你這自稱要改一下,勿要口稱本王,要稱孤!

大清還未亡!皇上還在鎮守盛京!殿下乃皇長子,皇上的聖旨已將殿下賜為皇太子!

訊息未明之時,殿下先自稱孤,若真是有不忍言之事生髮,殿下當以皇太子身份繼承大統,為我大清新皇!”

寧完我並未正面回答豪格的問題,而是非常嚴肅地糾正了豪格的稱謂,范文程也是隨聲附和,請豪格一定注意這個細節。

受儒家文化多年的薰陶,寧完我和范文程都把大義和名分看的相當重要,他們受皇太極託孤的重任在肩,自是要竭盡全力維護豪格的地位。

兩白旗多爾袞兄弟抵達寧古塔的訊息已經傳來,這兩人可是豪格極為強勁的對手。

論身份和能力,多爾袞和多鐸都在豪格之上,雄才大略的皇太極都一直不曾壓服二人,更別說這個只知道衝鋒陷陣的豪格了。

在局勢不明之前,多爾袞兄弟倆不會不顧大局引發內訌,可若是後面的訊息陸續傳來,兩白旗很可能會藉機發難。

現在豪格手中只有三千皇太極的護軍,再就是一直駐守在穆丹烏拉的兩千多兩紅旗和兩藍旗的人馬,這隻人馬最終會在很可能的內訌中倒向誰,現在還是一個未知因素。

必須想辦法儘快把這兩千多人徹底掌控住才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