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2 / 2)

原因或許是無人想到,也或許是歷朝的財政並不富裕。

但朱由檢覺得,這與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從來沒重視農民有著更直接的關係。

草民,這個稱呼就能更加直觀地反應出農民的地位。

朱由檢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所沒有考慮的事情拿出來做一遍,從細微之處逐步改變大明,讓更多的新生事物和制度在這個時代誕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這個時代。

衛護縣的酒坊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四海酒業還會有選擇的在其他地區開辦酒坊,以消耗越來越多的糧食,在為朝廷提供更多稅收的同時,間接幫助農戶增收。

南方大戶私自釀酒的現象以後將會被禁止,所有酒水都必須出自四海酒業。

朱由檢並不反對私營企業的發展,但一些特殊行業沒必要鼓勵私人經營,釀酒就是其中之一。

酒並不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你個人辦酒廠只是為了暴利,對整個社會能有什麼促進作用?你發了財會拿出來補貼農戶嗎?

釀酒必須官營,或者叫國有,朝廷獲取更多利潤後可以進行財富再分配,這是任何個體無法做到、也不會去做的。

財富再分配才會有效地抑制貧富分化嚴重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這種制度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限制更多社會不公現象的產生和發展。

要讓付出更多勞動者得到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利益。

這個問題朱由檢一直在付諸於實踐。

比如工匠群體。

這是產生價值的一個群體,所以要讓他們有獲得感,能享受到更多他們自身創造的價值。

現在工匠們的收入在全大明也是數得著的。

軍器監收入最高的六級工劉老六,他的年收入已經不比衙門中的最高階書吏少多少,這些個書吏也就年終的勤政養廉銀到手,才會比劉老六年薪多,要是論月薪,他們比不過劉老六。

四海商行名下所有產業中,不管是學徒還是更高階的工種,一年下來都是收入不菲,而且每年的重大節日,如冬至、小年等,還會有額外的福利發放,米麵油菜肉布匹,這些可都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如果不發也是要花錢去買的。

只有高薪資和高福利,才會讓人對這個集體更有歸屬感,也會願意為了這份高收入去奉獻更多。

正是基於這種觀念,朱由檢才會大把大把的撒錢,並且效果是相當好。

官府中的部分官員可能會在私下裡對朱由檢有些怨言,那是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損害,但由於朱由檢後來採取的補貼舉措,讓這種怨言不至於上升到仇恨的地步。

而那些基層官吏們,絕大部分都是新政的直接受益者,他們對朱由檢那是萬分的擁戴,只要這幫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的人不出問題,少部分官員根本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