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才是教育發展的基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才是教育發展的基礎 (2 / 2)

“皇帝表揚人總是如此地直白,不過,老夫聽著就是很受用。

自己現在要是年輕十歲多好,依著自己的能力,這首輔位子哪有別人的份兒。”

在完美地解決了師資力量的來源後,朱由檢決定,將縣一級的教諭品級提升為正八品,州一級教諭為從七品,布政使司教諭為正六品。

另外就是各地教諭要有單獨署衙,不再與當地官府合署辦公。

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為教諭配置相關人員和設施。

各級教諭每年要拿出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巡視各地學堂,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如遇自己職權範圍無法解決的事項,要逐級向上級教諭稟報,直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為止。

初級學堂師資力量問題總算是得以緩解,但離徹底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朱由檢要面對的是更為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中級學堂的師資問題。

這些老童生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開蒙掃盲,因為他們大部分人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數學知識,所以無法指望他們去教授孩童們更多對社會發展有用的理科知識。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師資和相關課本缺一不可,但是這兩樣卻是大明極為稀缺的。

宋應星編纂的天工開物雖然已經被朱由檢下令大量印刷,但這本著作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像是一本科普讀物,缺少創新性和前瞻性。

不過,天工開物如同千字文一樣,完全可以用作中級學堂的入門教材使用,能夠讓從事於各種實業中識字較多、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初級工們,能夠從中學到本行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各種工具的製造原理,從而結合本身從事的行業並更快的提升業務技能。

等到方以智從歐洲回來後,朱由檢會讓他會同宋應星、湯若望等人,與從歐洲帶回來的相關人才一道開始編寫適合現狀的教材,使得中級學堂的教學水平能夠有一個階梯式的提升。

至於師資嗎,暫時沒有任何辦法。

除非把後世的師範學校搞出來,不然只能如蝸牛般緩慢前行。

要不要在國子監中實驗一下開設師範專科呢?

這個念頭剛在腦子裡出現,隨即便被朱由檢迅速否定了。

連開蒙的師資都得用連嚇唬帶哄的手段去解決,這些正處在魚躍龍門境地的舉子們是絕對不會去學勞什子的師範的。

這種局面可不是簡單的軟硬兼施能夠改變的,必須要從思想和制度上去想辦法才行。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直到幾百年後依然大行其道,現在就想解決無異於痴人說夢。

只有等到商品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人口出現爆炸式增長的階段,人們的思想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時,師範或許才會應運而生。

現在只能先嚐試一下,方以智或許是帶頭的最佳人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