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那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痛斥殘民以逞之貪官汙吏的自己,已經變成了被自己所叱罵之人的樣子,現在正不知被多少人在背後唾罵著。
“諸卿中有人曾親睹數歲之前遍地流民之慘狀,賣兒鬻女、強忍骨肉分離之痛,以求其有條活路已屬尋常之事,據有司所奏,饑荒之下,易子相食之慘劇遍地可見。
此皆為朕之子民也,朕聞之亦曾潸然淚下、心痛不已,亦曾深恨與羞愧,朕為天下之主,竟是無力相助,只能任其自生自滅,最終屍骨無存,此朕之過也!”
說到這裡,朱由檢不禁喟然長嘆,神情重又變得凝重起來。
“諸卿,朕說句不足為外人道之語:太祖有云,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我等現下之所享,皆是出自億萬人之辛勤所奉,
就算用最為齟齬之思來考量,若吾輩有能力使天下人皆能衣食飽暖,使其後代繁茂無窮盡,那吾輩子孫豈不是便可永享彼之供奉?
諸卿家中皆有奴僕婢女,其也俱是平民黎庶出身,日常之時定是見不得其捱餓受窮,那為何就對與其同類者之悲慘境遇無動於衷?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間事,大都逃不過名利二字,但凡活在紅塵俗世,求名求利皆是人之常情,此不為怪也。
諸卿要名要利,此舉無可厚非,只要不過分,朕可以給,朕並非要諸卿有捨己為人之行舉。
但是,達則兼濟天下應當不難做到吧?
以諸卿手中之權勢,拔一毛而天下,何樂而不為之?”
說到最後,朱由檢緩緩坐回龍椅之上,靜待著眾臣接下來的反應。
眾臣心裡明白,皇帝這是藉著為天下蒼生著想的名頭,逼迫自己在士紳一體納糧這件事上表態呢。
“聖上適才之言令老臣自覺羞愧難當,與聖上胸懷天下蒼生之仁心相比,臣自思差之萬里也!
臣雖漸已老邁,蒙聖上不棄,撿拔為首輔一職,但仍有心追隨聖上開此萬世之基,使天下萬民皆能沐聖上之恩,享太平盛世之福!
聖上但有所遣,老臣必以此身一力奉行不悖!”
在心緒逐漸恢復平靜之後,溫體仁起身施禮表明了態度。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鐵桿保皇派,何況士紳一體納糧對自家的利益並沒有造成多大傷害,再加上關係到自己致仕後,此次溫侃的前程問題,那肯定就是抱緊皇帝大腿,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