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慷慨激昂的話語落地,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殿內諸人從未聽聞過如此直白的演說是出自一位帝王之口。
史書上從沒有記載過這種形式,在大夥兒的認知當中,也從沒有任何帝王當著一眾臣子的面如此袒露心胸。
但是這番言語聽上去偏偏又是如此的蠱惑人心。
在座諸人都是經歷過無數場面、見識過芸芸眾生中的各色人等,都是心智極為堅定之人,尋常言語情事已是很難將他們打動,但皇帝這番超出所有人認知的講話方式和語言,卻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思索之中。
此時此刻,眾人臉上的神情也是精彩紛呈。
或迷茫、或惆悵,或蹙眉、或瞪目,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在回憶著過往種種,有不堪,有喜悅,有憤然,有失落,有嚮往,有慨然;有的人則是種種神情在臉上來回交替變化著,悲喜交集中對他人行舉似無所覺。
最初讀經書是為了什麼?
高官厚祿?
榮華富貴?
醇酒美婦?
手握大權,一言可決他人生死?
拯天下萬民於水火?解天下黎庶於倒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立言立德立功,超越先賢、名載史冊?
用自身所學,助有為聖君開創萬世不敗之基業?
這些似乎都是自己的初心。
可是
初心易得,始終難求。
許多年來,自己做到了其中哪一項?
好像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早就違背了初心,更是偏離了聖賢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