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和劉朝脖子一縮,不敢再吭氣。
“朕有個打算,預備把此莊打造成一個軍隊後勤基地,以後大明官兵之衣帽、軍糧等軍需都要自這裡產出!”
朱由檢繼續說道。
劉朝迅速拿筆蘸好墨錄下皇帝的言語。
“明日之後你要安排人手,選好大片連線之空地用於建造工坊。一是製作軍糧,二是製作衣帽,其他的朕暫時還未想好。工坊要建的足夠寬敞,能容納數百人勞作。工坊之樣式以及如何施工,朕會知會工部安排相關人等前來指導,而你要做的便是召集莊裡的青壯施工。記住,此非勞役,要管兩頓飯食,並且要吃飽!”
至於工錢,朱由檢暫時沒打算給。因為現在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內帑所餘不多,而如果由戶部撥銀,那些文臣肯定能和皇帝吵翻天。
內帑的銀子還有更重要的用途,現在能省則省。
其實對於普通農戶來說,幹活吃苦是再正常不過了,要是管兩頓飽飯,那就給家裡就省下了不少。
平時農閒時節去京城打短工,也並非每天都能找到活幹,有時連續幾天也沒人僱傭,這種在家門口不用離開家人的好事上哪去找。
劉朝連忙記下,雖然對於管兩頓飯心裡腹誹著,但卻不敢出聲爭辯。
“工坊建造完畢後,再把護莊的圍牆建起,不用像城牆那樣高,九尺左右便可。”
朱由檢打算把這裡建成後勤基地,建圍牆最主要的是出於安全的考慮。
這個莊子位於京城西南面,離京城大約三四十里,而如果再有建奴破口攻擊京城,那他們的主攻方向是東北、正北。大明的流寇目前基本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廣一帶流竄,並不具備攻入北直隸的實力與膽量。
歷史上也是到了崇禎朝最後一年,李自成才帶人打到了京城,至於修建圍牆,也只是讓農戶們安心而已。
“派人去往京師市場採買雞鴨種苗以及豬仔,之後無償發放給每家每戶,動員老弱婦孺放養。建設幾個大型豬場,每個豬場能飼養豬三百頭左右,莊裡養豬的那幾戶有飼養經驗,就分別做豬場的主事好了。”
朱由檢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繼續道:“著人去收購稻穀,各種豆類、黍、粟等都可,購來後與小麥,大麥一起,分別磨製成粉,混合在一起用大鍋加適量之油鹽糖炒熟冷卻。之後讓莊裡婦孺用棉布製作成腸狀般細長袋子,每個袋子能盛裝此物五斤左右即可!”
五斤這樣的軍糧,因為加入鹽糖油等高熱量物種,省著點吃足夠一個兵士七日之用。
“再就是著人購進棉花與棉布,準備製作官兵冬裝。朕會撥銀十萬兩,用作上述之事的費用,不足就跟朕說,朕會再想辦法。如有結餘就全部買成糧食,糧倉不夠就酌情再建,暫時就是這些,都記下了嗎?”
劉朝一邊快速的記錄一邊點頭應是。
上次撥給洪承疇,盧象升共四十萬兩銀子,這次又撥給劉朝十萬兩。雖說是為了朱家的江山,可這銀子也經不住這麼花啊。
原先的崇禎登基之後,順應文臣們的心意,裁撤各地礦監、稅監,博得了一眾文臣以及江南士紳的如潮好評,現在回來看,自己的前身是上當了。
礦監,稅監的收入都是進入內庫的。
自萬曆十一年起,這些收入就是皇室花銷的最主要來源,那些蠱惑皇帝裁撤礦監、稅監的文臣,其實就是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江南士紳在朝廷的代言人。
自己雖然清楚那些文臣的勾當,可現在要是再想派礦監、稅監已經很難了,必會遭到朝野的激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