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應用了定量裝藥的發射藥包,極大地縮短了火炮的裝填速度。
三是:把地雷上的觸發引信裝到炮彈上,這分明就是現代火炮炮彈的老祖宗嗎。
原來這個時期,明軍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
其佈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群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
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定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衝陣,可以說非常先進,已經走到當時世界的前列。
朱慈煊轉頭看了宋應星一眼,讚許道:“嗯,不錯!接下來,還是要提高射程,還有火藥的威力,也要不停的試驗,與海外的紅毛鬼、弗朗機人可以多交流,但要注意保密,明白嗎?”
宋應星鄭重地點頭道:“臣明白。”
幾個人說話間,一門門大炮推出了倉庫,一字排開架好,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向天空。
那裡豎立著一個個木頭人和一段石頭砌成的城牆。
晉王李定國、延平王鄭成功、鞏昌王白文選、咸寧侯祁三升、黔國公沐天波、廣國公賀九儀。等等很多人,也都對這次新式火炮的試射頗為期待。
宋應星把指揮權交給宋士元,讓他指揮這次火炮的射擊演練。
五門火炮的炮口對著靶場緩緩抬起。
土山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過去,他們也迫切地想知道,工部新鑄造的大炮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預備!”一名千戶揮動著手中的小紅旗,大喝道。
每門大炮旁邊都有十三名炮手, 四名調整炮口仰角射界, 四名裝彈手、三名裝藥手,兩名發炮手。
“開始!”隨著那名千戶手中的小紅旗猛的揮下。
炮手們飛快上前,他們訓練有素,每門大炮有四名炮手開始近乎調整火炮炮口的仰角, 對著遠處的靶場瞄準。
一名裝填手接過同伴遞過來的圓柱形的炮彈火藥包,飛快地把它從大炮的炮尾塞進炮管,拽出火藥包尾部的火繩,關上楔式炮閂鎖死。
一左一右站在炮口的裝彈手,其中一個,接過一名裝彈手遞過來的炮彈,把炮彈從炮口滑入炮膛,另一名站在炮口的裝彈手,用一根木棍把炮彈搗實。
最後,一名發炮手,舉起火把,把火藥包露在炮管外的火繩點燃。
火繩“嗤嗤嗤”燃燒。
接著“轟轟轟”如同悶雷的聲音接二連三的響起,五門火炮的炮口頓時冒出濃重的青煙。
隨即遠處就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遠處的木頭假人,石頭堆砌的城牆附近,煙塵沖天而起,碎裂的木頭,亂石亂飛,那一個個木頭假人瞬間便被撕碎,石頭堆砌的城牆也倒塌成為一堆廢墟。
喜歡我在明末當太子請大家收藏:(我在明末當太子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