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花也被吵得煩,可油辣子賺錢,這生意不能放棄,加之現在他們家的豆芽也不好賣了,不做油辣子回家守著那一畝三分地?
那不可能!
顧家二房三房的事情鬧得難看。
二房的生意現在差了很多,錢不好賺,三房賺點小錢被別人指著罵也不得勁。
反正兩家人的日子都不好過,成天拉著個臉,見誰都沒個好眼色。
親兄弟弄成這樣,白白讓人笑話。
有人問起顧謹謠的看法,她一笑置之。
都分家了,能有啥看法,現在她成天忙得要死,可管不了別人家的事。
顧謹謠現在不光要準備豐裕鎮上的店面開張,還得給向文鳳供貨。
今天元寶鎮趕集,向文鳳昨天下午就讓人帶了信過來,讓她準備八十斤米花糖,花生、芝麻糖各三十斤。
顧謹謠帶著吳慧娟跟趙小鋼半夜就開始忙了,等到天不亮宋時光打著哈欠過來裝貨,之後馬不停蹄地往回走。
向文鳳是個做生意的人,生意弄得比顧謹謠還要好。
平時不趕集的時候三十斤米花糖都不夠賣。
聽說她現在供銷社邊上跟家門口都在擺,還要印包裝跟招牌,讓顧謹謠想個名字。
這些事情顧謹謠之前就想過,只是太忙顧不過來,現在有個人幫忙,她自然高興,名字什麼的早就都準備好了,就叫鄉客居,不管以後賣啥,只要是吃的,都叫這個。
早上忙完元寶鎮的貨,顧謹謠就叫趙小鋼找人去將鎮上的招牌弄了,再去備下鍋碗瓢盆,過兩天開張。
這次有了新店面,她除了做米花糖,也想做點別的。
做什麼顧謹謠也想過了,他們地方有限,太複雜的實現不了,只能是簡單快捷。
其實像二房那樣做粉就挺不錯的,不過人家都做了,顧謹謠才懶得去湊熱鬧,她打算做麵條。
就做兩種,清湯掛麵,跟紅油肥腸面。
一葷一素,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上一世她流浪之前在一家大排檔打過雜,那家人的招牌菜就是紅油肥腸。
顧謹謠在後廚做了兩年,肥腸怎麼弄早就學會了。
為此,趙小鋼走的時候顧謹謠又拿了兩塊錢給他,讓帶幾斤肥腸回來。
前兩年豬肉還要票的時候,豬下水就是大家改善火食的好東西,也就去年底開始,村裡養豬沒人管了,豬肉開始不要用票,豬下水才慢慢便宜下來,也沒人哄搶了,不然顧謹謠就算想弄肥腸也沒食材。
現在的肥腸三毛多一斤,兩塊錢能買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