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黑衣人四處張望一番,遂既朝著後院的花園而去,只見其來到水井旁邊,打上來一桶清水,撩開這黑色面巾,咕嚕咕嚕頓時飲了下去。
“這官府釋出公文,說是馬家大院鬧鬼,現在已經有人揭下榜文,估計這今晚就會到來,這可如何是好啊?”這黑衣人坐低在水井口石頭之上,東張西望著言道。
“好吧!我們知道了,你且繼續先回去,有什麼風吹草動,趕緊前來相告,還有你的酬勞,已經放在原處,拿走離開切莫讓人發現了!”只聽到這水井內傳來聲音,頓時水面上出現一個女子的身影,水面晃悠幾下之後,又消失了蹤跡。
黑衣人站起身來,左觀右望之後,遂既往這旁邊的石頭行去,只見其蹲身下去摸索半天,終於掏出來一個黃色的包袱,小心翼翼飛身上房,幾個飛縱便消失了蹤跡。
“咣咣……噹噹……”傳來這打更的聲音,已經是二更天的時候,月亮高高掛起來天空之上,一陣黑雲過來,頓時這街道黑暗了許多。
只見這更夫二人,一人手提著鑼,另外一人手裡拿著梆子,路過這馬家府外,紛紛走對面屋簷下而過,行色匆忙而過。
這裡簡單介紹下古代的打更,由於古代沒有時間鐘錶,來精確計算時間,一般都是用鐘鼓報時,也就有現在的“鐘鼓樓”一說,其實就是方便告訴大家時間,好安排日常的作息而已。
這晚上就有更夫報時,一般有兩名更夫為一組,一人提著銅鑼,一人手拿梆子,沿著街道敲打報時,方便告訴大家時間。
這打更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亂敲亂打,簡單介紹一下吧!這晚上分為五更天,卻是打更六次,為什麼呢?先聽我一一道來。
第一次打更是在戌時,也就我們說的八點左右,敲鑼一聲敲梆子兩下,也就是“咣……噹噹”,稱之為一更天是也。
這剛才敲鑼的聲音,即是亥時二更天,也就是我們現在晚上十點左右,此時兩聲鑼響,後面伴隨兩聲梆子敲打的聲音。
這後面三更天,便是一慢兩快,既是敲鑼一聲長鳴之後,後面伴隨著兩聲快速的梆子聲。
四更天方法依舊,即是這一聲銅鑼長鳴之後,緊接下來三聲急促的梆子聲音。
五更天也是這樣,一聲銅鑼長鳴以後,會伴隨四聲急促的梆子聲音傳來,方便大家計算時間。
只見這二位更夫走後,對面巷口出現一個黑衣蒙面之人,突然一陣火光照射過來,遂既將頭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