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 沒問題啊,到時候要是壞了,我們再運回國內維修咯,反正我相信學弟你們公司的產品,總不至於用了一個兩個月就壞了吧?”
蔣柔笑眯眯地說著,劉文斌點頭承認了這事,對於機器人的質量,他當然是很有信心的。
“既然這樣,那我就更不需要擔心了呀,對了,學弟不知道你們能提供多少機器人呢?我們在非洲市場大概需要五千個機器人,你們能滿足嗎?還有價格是多少啊?有優惠嗎?”
“哈哈,學姐你這麼多問題都把我問懵了呢。”
懵肯定沒懵,只是想吐槽一下而已。
劉文斌大笑了一聲,這才一個一個地回覆對方。
五千臺機器人當然是可以滿足的,價格沒有優惠,畢竟他都是貼著成本價出售的。
嗯,很官方的說話,誰叫現在是賣方市場呢?
一臺機器人的成本價格大約在八萬塊軟妹幣,這個成本還是在降低了眾多成本後的價格,換做一般的公司,指定要翻個四五倍呢。
而給到分秒必達公司的售價是在三十八萬左右,就這還是打包價格。
所以,一臺機器人的盈利是在三十萬左右,當然,這個盈利也是有說法的,反正現在工廠也才剛興建沒多久,拿到的是魔都周邊衛星城的兩年免稅政策,外界也無法透過工廠交稅記錄獲知機器人的利潤。
並且, 最重要的是,機器人工廠剛興建, 到處都是成本呢, 利潤自然也攤薄了。
而蔣家想要買機器人,價格最少四十八萬,就這,還是看在他劉文斌的面子上,拿到的‘成本價’。
有一說一,南山必勝客等資本,在接收了分秒必達公司之後,出於安全等方面考慮,想拆卸掉機器人的智慧晶片,然後重新換上他們自己的晶片。但失敗了,晶片拆卸掉之後,重新換上的晶片,直接讓機器人廢掉了。
南山必勝客等資本當然不會認輸,繼續研究,同時還得交錢,類似於續交年費一樣。
維護機器人是需要成本的,每年一個小目標。
而且隨著機器人的增多,這個維護費用也在增長。
因此,蔣柔如果真的要買這五千臺機器人,除了四十萬的價格,運維費用每年一千萬。
貴得一塌糊塗!
如此來看,蔣家是否還願意購買機器人,就不好說了。
要知道,五千名工人,按照非洲那邊的勞工成本,國內這邊過去的工人,每人最少一萬二,平均差不多到了一萬五左右。
換句話說,這五千名工人,每年的勞工成本就是七八千萬。
而如果使用機器人,僅僅是購買費用,一臺就四十萬了,五千臺,那是二十億啊,加上每年一千萬的維修費用,成本也不低啊。
“學弟,這價格也太貴了吧?能不能降低一點?還有這機器人的使用壽命能達到二十年以上嗎?”
衡量一番,蔣柔不由很是洩氣,這價格,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