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還能騙學姐不成?”
劉文斌笑了笑,但馬上又提醒對方是在國外還是國內使用。
“這個有什麼問題嗎?”蔣柔裝傻地反問。
“當然有問題,機器人畢竟還是新鮮事物,大規模使用機器人工作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都很少見,維護的成本可不低。所以如果你們是想把機器人運輸到國外去,那麼我可沒辦法提供後期的運維.....”
說這話,還真是扯淡了。
甭管多遠,只要有維修工具,再派一個維修機器工人,問題很容易解決。
然鵝,維修機器工人的製造成本和智慧許可權可比普通的機器人要高很多,所以至今,除了物流快遞公司有上百個維修機器工人外,分秒必達外賣公司那邊都沒有。
原本是有的,只不過分秒必達公司不是賣給了資本嘛,所以這些維修機器工人就收回來了。
因為這些都是寶貝疙瘩,而且也是技術結晶,輕易不能放出去。
外賣和快遞機器人在國內執行也有大半年了,若說這段時間沒有人研究過它們,那才叫有鬼了。
從亞伯的資料庫當中,在過去的大半年內,分秒必達公司的機器人就少了整整一千臺,連帶徐詩然管理的物流快遞公司也少了將近一百臺。
為什麼會少?
當然是想要把這些機器人拆卸開來, 看看裡面的技術,能不能復刻出來, 然後為我所用。
一臺機器人的售價可不低, 技術含量也很高, 所以大家都很想拿到這樣的技術。
美麗國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如蘋果、字母表、微軟、亞馬遜等, 旗下都有機器人公司,只不過他們的機器人還只停留在實驗室,無法像劉文斌這樣, 可以讓機器人送外賣,送快遞。
儘管送外賣和快遞這樣的活很簡單,不會太過複雜,但也足夠讓這些巨頭公司垂涎了。
如果擁有這樣的機器人,那麼很多運營成本就能降低下來了。
比如說亞馬遜, 他們也有物流公司, 在美麗國的物流成本非常高, 一個工人的月薪在三四千美刀左右,而且就算這樣, 工作效率也很低。
想要一勞永逸, 利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 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只是機器人價格太貴了, 別人還不賣。
當初分秒必達公司賣的時候,南山必勝客等資本拿出了九十三億美刀才成功拿下這家公司,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機器人的成本。
否則的話, 一家外賣公司,而且還只是在一線和二線城市等, 且市場佔有率也只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樣子, 這樣的公司肯定不值九十三億美刀啊。
但機器人, 值!
換句話說, 亞馬遜想要把旗下的物流公司全部換成機器人, 最少花費兩到三個分秒必達公司的費用才可以。
如此高昂的成本,誰願意擔負?
還不如自己研發呢,反正劉文斌這家公司也是傻的, 居然沒有申請核心技術專利。
機器人最重要的是智慧,但這玩意兒若是申請專利的話, 怕很快就被人複製了,亞伯也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