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沒有必要不是嗎?
這個世界是矛盾的,或許根本就沒有‘一’,接納萬物的矛盾,接納自己的矛盾,以‘碎片’或或者‘三十三身’的狀態容納他們。
觀世音菩薩依然在說法。
音聲之中,清澈在振盪,這音聲是某種凝固成空間的時間似的東西,在它上空無邊無際地籠罩著超人的明朗。
“菩薩莊嚴法,不忘不失,心常憶念,無有間斷。”
“摩訶薩於無量劫修諸行時,終不惱亂一眾生,令失正念;不壞正法,不斷善根,心常增長廣大智故。複次,此菩薩摩訶薩,種種音聲不能惑亂,所謂:高大聲、粗濁聲、極令人恐怖聲、悅意聲、不悅意聲、喧亂耳識聲、沮壞六根聲。”
“聞如是等無量無數好惡音聲,假使充滿阿僧祇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亂,所謂:正念不亂、境界不亂、三昧不亂、入甚深法不亂、行菩提行不亂、發菩提心不亂、憶念諸佛不亂、觀真實法不亂、化眾生智不亂、淨眾生智不亂、決了甚深義不亂。不作惡業故,無惡業障;不起煩惱故,無煩惱障;不輕慢法故,無有法障;不誹謗正法故,無有報障,如上所說如是等音聲,皆不能擾。”
觀世音菩薩說法,如此講述。
李啟聽到這裡,微微皺眉:“為什麼不能擾呢?如果不接受這些諸多音聲,那你又要如何接受這個世界?”
聽聞對方的‘法’,李啟發現,雖然他和觀世音菩薩對世界的構成上有相同的認知,但在處理方式上卻完全不同。
觀世音菩薩試圖超脫這些‘碎片’。
而李啟則和太一一樣,將這些‘碎片’接受。
“李啟,你今天來,是想和我說法的嗎?”觀世音菩薩如此說道。
聽聞此話,李啟輕笑了一聲。
然後,他也停止了話題,轉而說道:“那麼,直接說正事吧,觀世音菩薩,我想借你們的力量,滅魔。”
“可以。”觀世音菩薩非常的乾脆,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這麼快?我聽說,你好像和人道有合作啊……人道想要三教合一,你應該參與進去了吧?”李啟訝異。
這也太乾脆了。
“沒錯,我參與進去了。”觀世音菩薩也不糊弄,實際上現在沒有什麼糊弄的必要。
簡單易懂的對話就可以了,故弄玄虛是愚蠢的做法。
“那麼……你既加入了人道的計劃,又想要滅魔?”李啟又問。
“又如何呢?”觀世音菩薩說道。
“倒也是。”李啟微微點頭,隨後說道:“所以,就這麼說定了,菩薩?”
“還有一件事,應該告訴你,那就是,比起我們,你還有一個很好的盟友可以選擇。”
“誰?”
“仙天。”
觀世音菩薩突然說出了一個李啟都差不多快忘了的名字。
仙天,那頭蠻獸。
放蕩不羈、桀騖不馴、令人生畏,除了活下去之外什麼都不思考的超級蠻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