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鳳丹的洞天之中,李啟正在裡面和老師久違的聊天。
在祝鳳丹提出問題之後,李啟立刻答道:“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要來請教老師。”
學生請教老師,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噢?你這麼聰明,我還以為在七品你不會遇到問題呢,說吧,什麼事。”祝鳳丹問道。
“我,為什麼是我?”李啟提問。
這是李啟最疑惑的問題。
我之為我。
這根本說不清。
“這個問題啊……嗯,我想想該怎麼說啊,現在和你說這個有些早啊,和你說,你也很難理解,甚至可能把你誤導,搞的你之後出現別的問題。”祝鳳丹的頭顯得有苦惱。
而且,他的手還在十米之外撓著什麼,看那個東西,他應該是想撓頭。
可惜現在他做不到。
不過李啟看得出來,他的苦惱是真的,祝老師是真想撓頭。
因為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如果直接告訴李啟,那問題或許會更大。
一個不好,李啟理解岔了,或者提前知道了什麼,導致提前發展,進而影響到之後的道途走歪,搞不好就是一條斷頭路。
道途這種事,一步踏錯,步步皆錯啊。
走錯之後再想改的代價太大了,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能者選擇轉世重修?
實在是積重難返,乾脆自我了斷,重新來過。
祝鳳丹苦惱了一會,那顆頭飛了起來,晃了晃:“但是,你也是有分寸的人,現在你這麼問我,肯定是心裡有數是吧?你去見了巫神,他肯定也會對你提出這方面的建議。”
“老師神機妙算。”李啟拱手說道。
“既然這樣,那我也不給你把話說死,說幾個猜想吧,切記,這些都是猜想,沒有一個是可以相信的,他們各自之間互相矛盾,互相沖突,只能給你作為啟發用。”
聽見祝鳳丹的話,李啟盤腿坐下,然後拿出紙筆,認認真真的聽講,準備做筆記。
李啟當然明白。
在悟道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有這種事情,你會發現,你在不同時間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會發生完全的偏轉。
而且,兩種觀點,似乎都能說得通,如果用在修行中,也能發揮出不同的效用。
所以才說道途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