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巫峽蒼蒼,巍峨萬丈,”
‘有躋攀千仞,觀望無際!’
然後,他輕笑一聲,環顧四周:
“巫神山之景,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不比長安,三步一拐,五步一轉,一場宴會不過來回五十里,竟然要裝下三千人,真真是長安地貴,折騰不起嗎?”
此言一出,場面上安靜了下來。
不是因為大傢伙被震懾到了。
而是大家都知道,要開始了,一位紫袍公卿,一位巫神山大巫,這下真要吵起來了。
鴻臚寺卿聽見大巫這話,也掛起了笑容,如此說道:“哈哈哈,這五十里雖小,其中器物卻多。”
“蔬用冰盤盛漆桉,肉用露莖盤盛添桉,果以大磁碟盛小桉,侑觴之具酬酢諸禮皆有其法,我不曾料到巫神山未見過精細器物,只曉廣大,還真是我等的判斷失誤。”
“下次,下次宴會佈置,我一定為大巫預先排好長安西邊兒的曠野之中,縱橫萬里,不設桌椅器物,只管打獵扒皮,引火燒肉,想來大巫肯定就適應了。”
大巫拱手,說道:“原來寺卿對廣大之理解是這樣的呀,若是如此,能佈置出今天的場地,倒也不稀奇了,我巫神山有一本《儀禮》,可供寺卿閱覽,這樣我等下次前來的時候,便不會失禮了。”
鴻臚寺卿搖頭,澹澹道:“儀禮一書,我中原怎麼會沒有?只是儀禮一書,書成上古之時,巫神山不曾有過上古傳承,只能蒐集在外的殘章拼湊而成,怕是讀了一本假書吧?若非如此,怎會和我有衝突呢?”
大巫聞言,微微怒目,但很快舒展開,然後回答道:“上古之時,萬族並行,巫道為人族護持起家,這些書籍都是巫覡先賢所著,自然是巫覡手中的才是正統,人道脫胎於巫道,關係猶如親子,怎麼會有孩子抄了父母的書,抄錯之後還說父母錯了的道理?”
李啟在下面聽了這話,一拍額頭。
壞了。
父子之爭,又要來了。
關於這個爭辯,他自然也有所耳聞(詳情見第二百一十七,一十八章。)
可以說,這是巫道與人道的最主要衝突的之一。
人道脫胎於巫道,但卻截然不同,以至於兩種思潮直接分裂了人族。
鴻臚寺卿皮笑肉不笑:“人道脫胎於巫道,可巫神山卻非是人道之父啊。”
“上古先賢,自然值得敬重,然則上古巫道的繼承者,乃是重、黎二氏,人皇命其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巫道正統正在人道,巫神山篡奪巫道,自立一派,安敢自認為父?”
“巫神山之巫,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致使民貴於祀,而不知其福,這般做派,也想自認為是巫道正統?”
“昔日厲王虐,民不堪命而責之,王怒,尋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巫神山其中一支,不就是衛巫嗎?”
鴻臚寺卿這話說出來,卻見博嶽憤憤抬頭。
李啟看見了博嶽的臉色,立刻理解了。
鴻臚寺卿說的是一個上古時期的故事,當初,人族有厲王,他暴虐無道,民眾承受不了,於是都指責他,厲王很生氣,於是找來衛地的巫覡,派他監視指責自己的人,巫覡只要察覺到了有謗王的人,就直接殺掉,於是很快就沒人敢說話了。(事出《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