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種貪婪,貪婪是永無止境的,一時的幸福所能帶來的麻痺只是暫時,之後便還會想要得到更多。
“在一切穩定的社會,對於普通人而言能夠改變命運的地方都是學校,這是最穩妥的躍遷通道。
“第3區這裡相比於第18區,基本義務教育體系還在發揮著作用,普通人的機會並沒有被完全扼殺。
“不過這裡也並非是天堂,也同樣的,也並非每個人都能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好大學更多,名額更多,但也是有數的,對於整體學生比例很小,並非所有人都能上。
“如此想要拔得頭籌便需要爭。
“想上好的上品大學最好便要進去上品中學,因為其有著更多的名額,如此便有更多的可能,而想要進入上品的中學的話,最好便是上品小學。
“而一切的基礎都在幼兒園。
“幼兒園是根據戶口就近錄取,因為不在正規的教育體系中,不設品級,雖然肯定也有著好壞,比如維多利亞街這邊跟中心區那邊的學校師資力量怎麼能比,但是升學機制還算是公平,同時也是少有的公平。
“關鍵就在這第1次升學。
“這裡趕不上,那麼之後每一步都要落後,就再也趕不上了。
“決定能上什麼學校憑的是分配,雖然宣傳上說的是隨機,但只要上過一次學的人都知道並非是這樣。
“大概來說,具體的名額是一部分被內定,這不必多說,無論哪裡都逃不了這種事,然後剩下的一部分則是根據老師學校的意見推薦。
“這個推薦自然不能是由心,那樣老師的權力就太大了,同時就等於是將公平維繫在一些人的道德上面,實在是太不穩定。
“其是有著一套選擇機制的。
“當然因為是推薦,肯定會有一些活動空間,但大體上還是能夠保證在規則內的公平。
“具體的選擇標準自然是便是自上而下的優秀與非優秀的劃分。
“能者上庸者下,這是古今不變的真理。
“至於何為優秀?何為庸碌?
“學校是最會將人分出個不同來。
“在以前是按照成績,這個非常的直白,分數好自然便優秀,考的不好那麼自然便是壞。
“現在不考試了,沒有成績作為指標,但還有著其它的參照物。
“不知道誰是聰明的那個,但是知道誰是不聰明的那個。
“一個班裡,不植入成長道籙的人,一定是最不聰明的。
“這是有著最為權威的科學證明的不是嗎?
“植入白澤成長2100,大機率的便沒有植入白澤成長2121的聰明。
“一個人的潛能智商是未知,但是增量是已知的,很簡單的算數,X X20%小於X X30%。
“你說你的X可能更大,但也有可能更小,你如何能夠將之證明?
“這是一個比起以前的成績還更有說服力,更加公平的考試標準。
“為什麼上不了好的學校,因為你的孩子不夠聰明,沒有辦法,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