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森當時對那個笑話,對那則資訊的具體描述是,‘我在公司的時候聽吳姐說:智腦在對一些…’
這句話除了其本身所要傳遞的資訊,還透露出了‘吳姐’這個人物,這件事的親歷與講授者,同時還表明了具體的時間則是他在公司的時候。
除此之外就沒有更多的資訊了,因為當時只是說個笑話,別的都沒有細說。
而現在其人已經走了,沒有辦法在詢問更多的有效資訊,3矛那邊也已經斷了聯絡,其實就算還有著聯絡這件事也不好透過他來獲取訊息。
因此就只能依靠這些僅有的一點情報慢慢的搜尋了。
首先,公司這個地點,不光確定了這個人的位置,同時還限定了時間,是強森從一線轉到公司本部之後這辦公室之後遇到的事情。
‘吳姐’這個稱呼則表明了這個人的年齡,要知道強森在公司的時候年齡已然不小了,不是逮誰都可以叫姐。
稍微年長一點的姓吳的女性,同時還位處於公司總部,這個範圍就縮小了很多。
根據張三的記憶,公司總部一共有著3000多位在職人員。
張三那時只是一個小文員,整天忙的閒不下來,交際圈子不可能將所有人都覆蓋,很多人根本就不認識,一般來說僅憑一個名字是不太有可能直接就在記憶中找到合適物件。
但就好像在一個學校,雖然不可能將所有人都相識,但一些長得漂亮的,有錢有勢的,引人注目的肯定都會記住。
吳姐到底漂不漂亮不知道,但是她那有著非常濃重的,古典意味的姓氏‘吳’,卻表明了她的種族身份。
當然,那個‘wu’也有可能是‘無’,或者其可能叫‘珍妮吳’,姓‘珍’,為了好聽叫做‘吳姐’。
但這都是小機率,而推測一般都是先以最大的可能來篩選,並不追求極致的,絕對的合理。
一個漢族身份的人是足夠引人注目的,就好像100多年前,某個國家以本地人種為主體的公司,出現了一個外國人,就算那片區域比較開放,各族人都常見,不會有什麼好奇,但公司同事對其與其他人相比也會有較為深的印象。
依靠著這些資訊,張寶仁慢慢的將目標鎖定到了張三記憶中的一個人的身上。
一個叫作‘吳春月’的,因為本身較為細膩的面板與保養看著有30多歲,實質年齡可能更大,短髮,長得有幾分漂亮,平時較為活躍的女人身上。
“記得這人的職位好像就在後勤…”
“就從這裡開始吧。”
確定了目標之後,張寶仁便連同一口一同收拾了自己這段時間在此處留下的痕跡,接著最後轉頭再次打量了一下強森的這套有些簡陋的豪宅。
不由而嘆了口氣,“哎…這麼好的地方,可是終究是要離開了。”
不是因為他現在要繼續調查上司的下落,所以要離開。
調查的事還沒有個準信呢,才剛剛確定了一個初步的目標,之後是怎麼樣還不知道。
這種工作一般都得慢慢的來,所以他現在其實還正需要一個安身之所。
所以並非是需求的問題。
也不是因為這個高階住宅區,時常需要戶主的個人身份資訊認證才能夠應付過去的安全檢測,讓不屬於此地住戶的外來閒散人員無法在這裡長久的生活下去。
對於有著張三的豐富經驗的張寶仁來說,這不算什麼,連腦子都不用動,分分鐘就能搞定。
真正讓他沒辦法再呆下去的問題是這棟房子的產權屬性。
當年強森父母購買這棟房子的時候,所簽署的合同是一個非常坑兒的“至尊租賃與購房優惠變化協議書”。
只看名字可能看不出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