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防守反擊開始,孫大偉會第一時間從中路上前接應,然後根據情況將球分邊,或者直塞中路。
范志毅的這個防守反擊戰術師出弗格森,曼聯隊的反擊打得實在太漂亮了,范志毅模仿弗格森的戰術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訓練開始之後,范志毅站在場邊罵了一整天。
小球員們習慣了在足球場上自我發揮,比賽中一旦加入戰術就讓他們顯得很難受。
因為戰術的存在,場上的每一個球員都會有相應的職責在身,球員們就沒有那麼的自由了。
特別是像吳凡,蘇青他們這些自小沒接受過足球專業訓練的球員,他們的戰術執行力太差了。
范志毅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站在場邊罵人。
“兩個邊路快下的速度太慢了,你們在那裡散步嗎?”
“孫大偉,你他孃的趕緊上前做策應吶!”
“高毅,你要把握好反跑的時機……”
“反擊打起來,整個陣型也要跟著前推啊!要保持好後衛,中場,前鋒之間的距離……”
范志毅罵得越狠,青訓隊的戰術執行得更差,此時的范志毅才發現,當一名主教練可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球員們的戰術素養太低了,范志毅想讓這支青訓隊初見戰鬥力,他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這14個球員的個人技術能力都不錯,這支青訓隊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不過,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戰術訓練時間。
然而,青訓隊戰術訓練的時間只有一個星期,可戰術的成型是需要時間的,范志毅並不看好這一次的歐洲之行,他只希望,青訓隊不要太丟人現眼了就好。
范志毅特別瞭解歐洲足球的水平,可以說,有些俱樂部的青訓隊水平趕超了中國國家隊。
因此,青訓隊的歐洲之旅可能就是一次被虐菜的旅行,范志毅只希望,青訓隊的小球員們能夠承受住打擊,這反而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范志毅留歐的時候,他總覺得,他遇到的每一個球員都比他強,他曾一度以為,他根本不適合踢球。
范志毅在英國,就好比是一個學習成績幾乎墊底的學生,即便他一直在鼓勵自己,可是,差生的那種不自信還是油然而生。
范志毅幾乎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才從不自信中慢慢的走了出來。
所以,這次青訓隊的歐洲之行就是一把雙刃劍,只有能夠承受住壓力的球員才會脫穎而出,反之,這一次交流學習活動可能不利於小球員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