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此行雖然無功而返,但心裡多少有點平靜,河防團最後起義了,她真希望谷茬就在這支起義的隊伍裡面。
豆花重新返回了工作崗位,忙碌起來,暫時忘掉了這件事。
轉眼之間,已到了寅虎年的春節。豆花想著無論如何,也得回穀子地和公公婆婆過個大年,得回去給娘、給老穀子公公去上個墳,讓他們也有個念想。
除夕那天,直忙到下午,豆花才能騰出點空閒來,她領了喜歡,母子倆騎了一匹棗紅馬,踏上了回穀子地的路途。
這匹馬強壯、美麗,勻稱、高大,毛色閃閃發光,長鬃垂地,身似炭火,流瀉著力與威嚴,燃燒著火焰般的光彩。
馬似流星人似箭,母子倆騎在高大的棗紅馬上,只覺得身輕如葉,飄飄欲仙。所謂歸心似箭,駿馬踏雪無痕,沒用了多久,母子倆就回到了穀子地,回到了公公婆婆的家裡。
小小的穀子地,已經沉浸在了節日的歡樂祥和之中,紅彤彤的對聯貼滿了門框,紙糊的燈籠在寒風中搖曳。有那零零星星的炮聲已經響起,娃娃們都洗過頭臉,在村道上追逐嬉戲。有人挑了清水,灑在村道上,灑在自家院子裡,然後再打掃一遍。清水灑街,黃土墊道。鄉親們不是要迎接貴客的到來,他們是在滌盪自己的靈魂,表達著每個人內心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儘管大家仍不富裕,但心裡有盼頭,身上有力量,往前奔總是有期望的。
到了井臺那裡,豆花勒著韁繩,信馬由韁,自己觀賞著這溫馨而又忙碌的小山村。雖然村容村貌沒有太大的改觀,但充斥在空氣中的那股子火熱的勁頭能夠感應出來,這是一股動力,更是一種希望。
來到公婆住的院子外面,喜歡一骨碌跳下馬來,歸巢的小鳥一樣,喊著“爺爺奶奶”,飛奔了進去。
早有老九和婆姨迎了出來,急不可耐地把孫子擁進了懷中。卻探出腦袋來,四隻眼睛往外面張望。
豆花牽著韁繩,跟在兒子的身後,也進了院子裡,見到公婆,叫一聲“爹”,叫一聲“娘”,把馬拴在一棵棗樹上。
院子裡,一個人背對著豆花,撅起屁股,正在那裡擺旺火。聽到院子裡有人進來了,扔掉手裡的木炭,轉身過來,驚喜地叫一聲“嫂嫂”,又叫一聲“小喜歡”,搓著雙手,忙不疊地迎上來,就要去摟抱喜歡。
是二棒!二棒回來了!
二棒伸出去的手落空了,喜歡並不認識這個人,怯生生地鑽進了豆花懷裡。
豆花把喜歡往二棒懷裡推,說:“喜歡別怕,那是你二爹(叔)。”
喜歡被娘推到叔的懷裡,委屈的想哭,他不滿意地小聲說:“娘,二爹是我爹嗎?我有幾個爹呢?”
聽到喜歡的這句話,現場的氣氛突然尷尬起來,喜歡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他爹長啥樣,對這個二爹,也沒有一頂點的印象。
剛才還歡樂的氣氛,讓不懂事的喜歡這麼一說,變得有點壓抑。
二棒掏出幾塊糖塊,剝一顆塞小喜歡嘴裡,說:“你爹工作忙,等他不忙了,會回來看我娃的。”
二棒和喜歡說著話,眼角卻瞟了瞟豆花,抱起喜歡,對豆花說:“嫂嫂,快進窯裡。”
語氣聽著有些客氣,甚至有點歉意。好像豆花不是回到了家裡,而是來做客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