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開局被判流放,我能看見隱秘> 第三十五章 儒道契機,詩文的選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五章 儒道契機,詩文的選擇 (2 / 3)

他一開始想到的,是歌頌皇帝的詩文。

但權衡一番過後,魏謹放棄了。

因為這次詩文的作用,除了祝壽以外,更重要的是得到親貴大臣,得到儒道大家的認可。

如果只是單純地拍慶安帝的馬屁,那就顯得太過諂媚庸俗了。

其次,魏謹想到的是歌頌江山的詩文。

不過,在仔細思量之後,他也放棄了。

理由很簡單。

這還沒有當上太子,就開始惦記江山了,難免會給人狂妄自大的印象。

到時候,要是其他皇子再當眾譏諷兩句,季成很有可能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至此,歌頌型別的詩文,也被魏謹排除掉了。

很快,又一個時辰之後。

魏謹想通了。

既然針對慶安帝的詩文不行,針對江山社稷的也不行,那麼就只有針對季成自己了。

畢竟是慶安帝的壽辰,不可能去寫與之無關的其他人、其他事物。

季成身為皇子,算是為數不多的有關者之一了。

而要在慶安帝的壽宴上,朗誦與自己相關的詩詞,季成能寫的,只有一個。

抒情詩。

並且,還只能是表達自己志向理想的抒情詩。

畢竟。

體現對慶安帝尊崇的詩文,會躲不開阿諛奉承的感覺。

體現對國家昌盛而興奮的詩文,又會狂妄自大的嫌疑。

而表達志向的詩文,魏謹幫季成想到了三首。

第一首,是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不過他細想之後,覺得這首七言絕句,更多的,是表達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而非理想志向。

所以,魏謹放棄了它。

第二首,是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

這首詩文,雖然讀來鏗鏘有力,聽來志向遠大,但更像是為將者的願景。

季成身為皇子,眼下爭的是太子之位,東宮之主,將來還會手握神器,成就至尊。

因此,他在乎的不應該是一城一池一地的得失,而是一統天下的宏偉理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