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給你做點簡單的家常菜,紅燒肉,麻婆豆腐,再炒個小青菜吧!”
“你先去收拾收拾自己,你的房間在閣樓上。”
黃勝濤東瞧瞧細看看的搖著上樓去了,要不是實在是饞得慌,他還準備把新的御膳房逛個遍。
靈犀來到廚房,材料都準備好了,只等著自己掌勺了,夥計們的度讓靈犀很是滿意。
一份頂級的菜餚,重要的不外乎三點。
一是食材,食材的優劣直接關乎成菜的品質,這一點靈犀專門囑咐過,御膳房的食材全部採購於一直有合作的生態農莊,這樣能保證食材的品質受到最小的影響,只要食材的品質不生大的變化,菜品的質量就會得到長期穩定的保證。
二是火候,不管中餐還是西餐,火候對菜的口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其中不光包括翻炒的次數,出鍋的時間,鍋中食材的分量,還有端盤上桌的時間和餐具的溫度都會對菜品的口感有著微妙的影響。
三是佐料的應用,第一要素是鹽,很多食材只需要一丁點的鹽就能催出食材本身鮮美的滋味。
而鹹的口味又不僅僅存在於食鹽當中,醬油,耗油,火腿,培根,海魚,醃臘製品等也能產生鹹的口味。
第二要素是油,不管是大豆油,菜油,玉米油,橄欖油,黃油,動物油脂,還是芝麻油,花椒油,辣椒油,要是說鹽是菜的第一靈魂,那油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二靈魂。
第三要素是各種香料的使用,五香,八角,桂皮,茴香,山奈,豆蔻香葉,胡椒,花椒,生薑,大蒜,當歸,黨參,沙參等等幾十種乾料,還有迷迭香,薄荷,羅勒,丁香等等新鮮香葉。
第四要素是糖,糖的使用遍佈幾乎所有的菜系,它能讓菜餚的口味更佳的豐富,更有層次。
除了以甜為主的蘇菜,粵菜和川菜對糖也有很高的使用頻率。
更不用說西餐,西餐中對糖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並且用法多樣。
只要熟悉掌握各種材料的運用,再加上好的食材,用適當的火候烹飪出的菜餚,這就是一份完美的珍饈。
靈犀今天先要做的是紅燒肉,這道菜不屬於任何一個菜系,但是任何一個菜系都能做出自己的紅燒肉,根據各地口味的偏好不同,做出的紅燒肉在口味上就有些微差別。
上好的生態豬肉,標準的五層花紋,切塊,切成差不多是麻將的2/3大小。
洗淨,然後用料酒稍微醃製一下。
點火,猛火爐調至中火,鍋中倒適量食用油,油溫逐漸升高冒煙。
倒入醃製好的肉塊,煸炒一下直至肉色變的微微焦黃。
依次加入幹辣椒,生薑,桂皮少量,香葉半片,八角半塊,繼續煸炒,再放入海鮮醬油,第一次著色。
待幹辣椒和香葉微微變焦,靈犀加入提前幾天熬製的秘製高湯。
湯是大骨頭熬製,香料配比是這鍋高湯的秘訣,也是御膳房中餐重新崛起的保證。
湯汁剛剛淹沒肉塊,然後倒入旁邊準備好的小砂鍋裡,需要在砂鍋裡小火煨制一個小時。
等待的時候黃勝濤換好衣服走進了廚房,估計是想看看靈犀的水平到底咋樣!
“姐,你這手法看上去不錯呀!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