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美洲1866> 第119章 不是為了發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章 不是為了發財 (1 / 3)

淘金熱期間,曾經有成千上萬第一波華人移民前來美國,也就是他們所謂的“金山”,去追求財富。

但由於民間有一股聲音是希望加州的金礦能留給美國人開採,所以加州州議會便提出要禁止所有外國淘金客到礦場工作,除了華工之外,墨西哥、智利與法國來的也不行。

有少數華人移民的確實現他們的“金山夢”,但更多人的美夢以心碎與失敗收場,下場淒涼寂寥。

絕大多數華人移工並未發大財,但下場也沒那麼悽慘,他們意識到淘金夢實在過於虛無飄渺。

所以很務實地把目光轉向他們當年抵達美國時上岸的地點:舊金山。

愈來愈多人決定不當礦工,前往舊金山尋找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角落。

在舊金山居留的華人開始聚集在沙加緬度街與杜邦街,而且這個區域很快就逐漸擴充為十個街區,區域的最外圍包括加州街、傑克森街、史塔克頓街等。

而且這個地方一度被稱為“小中國”、“小廣州”或“中國區”的華人區最後演變成我們現在所謂的舊金山中國城。

去到之後,蘇羽就發現這個地方和薩克拉門託的華人區沒什麼兩樣。

但隨著愈來愈多華人礦工回到舊金山,很多人光是靠賣吃的給他們就賺了大錢,而且毫不令人意外的是,為了滿足華人需求的各種生意也隨之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當餐飲業大發利市後,華人很快就開始尋找其他賺錢的方式。

不少華人意識到家事服務是一門能讓他們發財的生意。

在還沒有防皺布料的時代裡,洗衣燙衣是一樁既困難又無聊的苦差事,而且大多數白人都不屑去幹那種活。

大家都覺得那是女人該做的事,但當時西部的女人少之又少,家事人力極度缺乏。

舊金山的男性華人發現這龐大市場存在,於是動手搶生意。

這裡絕對可以算得上是華人的天下。

因為接得上行走的絕大部分都是華人,而且還有不少是留著長辮子的。

當見到徐少揚時,居然還有不少人打招呼。

“少揚,找到你家小姐沒有?”

“少揚兄,好久不見啊。”

“小徐,什麼時候來的舊金山?也不通知我們一聲,我們好為你接風洗塵。”

“……”

面對這些招呼,徐少揚微笑回應,“託我們老爺和夫人的福,我已經找到我家小姐,等有空了,我再來和大家一起喝杯茶。”

因為時間的關係,蘇羽一行人只是簡單轉了一圈,發現這一帶的房子幾乎沒有任何可觀之處。

如同《艾爾塔加州日報》所報導的那樣,這些房子都只是一些空殼與易燃建材,只要有一丁點火花就能燒起來。

而這些的大多數華人都是賃屋而居,並未自購住宅或店鋪,而白人房東也寧願把房子租給他們,因為與其他國家的白人相較,華人通常願意給較高的房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