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世界還未真正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
人類也沒有真正進入電氣時代。
也就是說,即便蘇羽真的把電燈給研究出來,還不能普及大眾,想要大賺一筆並不可能。
所以,他要從發電機開始改進。
而這臺改進版的發電機也是整個計劃其中的一環。
只有當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時,他的電燈才能賣得出去。
而且還得是配套賣,要不然發明出來,也只能在卡內基莊園內使用。
這是一條最佳的途徑,不會像挖礦那樣容易被白人惦記。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第一步:先加強孤松鎮這個根據地的建設,提高軍事實力,以保衛自己的地盤。
第二步:要發展經濟,增強經濟實力,畢竟經濟是一切的基礎。
第三步:是不要急於稱霸,因為在自身實力並不突出的情況下貿然揭竿而起,只會有樹大招風的效果,使自己成為美國佬攻打的物件。
不當出頭鳥,悶頭髮展自己的實力,待時機成熟的時候,也就什麼都有了。
先把電燈泡弄出來,穩固卡內基姐妹,將這兩個家族擰成一股繩,讓她們明白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攢夠錢,才能進入下一步的計劃。
比如遠赴南美洲,橫掃本地土著,一統南美洲,然後反攻墨西哥,槍挑美利堅。
馬老師說過: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不過這個想法有點遠,先抓緊研究手頭上的正事才關鍵。
蘇羽改進的這臺水力發電機幾乎是將裡面的零件全部更換,因為這臺手搖式發電機不能輸出大電流,而且電流也不穩定。
但勝在體積夠大,才方便蘇羽的改進,要不然他還得自己手工打造一臺。
此時,研究發電機的人不少。
1832年,法國人皮克希應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原理製成最初的發電機。
接下來的三十多年時間,相繼有各種發電機出現,但都不實用,如同買回來的這臺一樣,只能說和發電機有點關係,不過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發電機。
蘇羽的這臺水力發電機,結合了西門子、義大利物理學家帕其努悌、比利時學者古拉姆、阿特涅等人的研究成果。
發電機的電樞,他用許多薄圓鐵板以紙絕緣後重疊起來,製成鐵芯,然後在上面繞上導線線圈,以此來獲得更大的電流。
然後再裝入轉軸,轉軸下面是水輪機,水流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
雖然這個發電機極為簡陋,但也能滿足蘇羽將電燈點亮的需求。
雖然他還知道更為先進的發電機原理,而且也能手搓出來,但現在要做的是,讓金主姐妹花看到自己不是在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