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影帝他不想當太監> 第1236章 張三丰(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6章 張三丰(求月票) (1 / 4)

參加完基哥的婚禮,錢宸就一直待在首都不出去了,趁著這個時間,他繼續拍攝《張三丰》電影。

這部電影他籌備了很久。

劇本都是他自己寫的,有一部分是關於張三丰的民間故事,還有一部分脫胎於金庸。

他並無意去宣傳道教。

儘管他對道教的好感度遠超過佛教。

這部電影的風格有點迷幻,換句話說就是錢宸計劃透過一部爽片,順便探討一下人生。

張三丰肯定是爽片啊。

一把倚天劍,插在那七年,愣是沒人敢來搶。

他不是活得久才這麼強,而是因為強才活得這麼久。

玄冥二老合力接了張三丰一掌沒死,從此在江湖上名聲大噪,普遍認為他們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百損道人。

張真人,在你真氣耗盡之前,你不可能殺了我們所有人!

在武俠世界,他就一修仙的。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近似於仙人,卻也是至情至聖,他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且心胸似海的高尚品德,有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愛,也有私人情感的小愛。

王晶拍《魔教教主》,把張無忌拍成了個心機婊。

很多人覺得,父母雙亡,又屢經大難,張無忌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才是人之常情。

倒也不是王晶曲解金庸的心思。

在連載版的最初設定裡,金庸當年也是電影《魔教教主》中那樣的思路,想把張無忌創造成最終能與朱元璋雙雄爭霸,甚至是加個陳友諒三雄爭霸的人物。

畢竟憑藉小時候繼承他母親聰明伶俐又富有心計的特點,長大後再練成神功的張無忌完全有可能成為一方霸主。

但後來金庸筆風突變,硬是把長大後的張無忌,變成一個天性醇厚、以德報怨的心胸寬廣之人。

最終憑藉他的蓋世武功和這樣的高尚品德,得以消除武林宿怨並統領天下英豪,鑄成了抗元統一戰線,繼而推翻了元朝。

從修訂版開始,金庸更是多次刪掉了表現張無忌小時候聰明且有心計的所有情節,以此來對應張無忌的醇厚天性。

王晶大概是看過連載版的。

不知道是無心插柳,還是刻意為之,金庸這樣改了之後,倒是有了另外一種解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