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86章 學市盈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章 學市盈率 (1 / 3)

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簡稱PE。

市盈率裡的“市”指的是市值,“盈”自然指的就是盈利,所以市盈率的公式就是用公司總市值除以公司總盈利,只不過這個公司總市值在股票軟體裡沒有每股價格那麼容易看到,因為大家畢竟關注得更多的都是每股值多少錢。

所以市盈率還有一個公式: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相比於這個公式1:市盈率=公司總市值/公司總利潤,公式2: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就是公式1的分子分母都同時除以了總股數罷了。

市盈率的真正含義我們之前也說過,它反映了我們透過多少年可以拿回投資。

比如市場給某家公司估值5元,這家公司每年的利潤只有1元,市盈率PE=5,這說明單單僅靠公司自己的賺錢能力,我們如今出5元買下它,回本需要五年。

所以大家明白了麼,市盈率,其實是一個時間概念,即然是時間概念,我們是不是希望它越短越好?越短說明我們能越快收回投資。

現在熱門行業裡的那些大牛股,動不動就幾百倍市盈率,這對應的時間長度我不說你們也應該知道,醒醒吧各位,別往裡衝了,再好的公司,都會跌下來,跌到低估區, 古往今來沒有一家例外, 重複一遍:沒有一家例外,包括蘋果、谷歌、亞馬遜、特斯拉以及貴州茅臺……

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哪有什麼股價恆久遠的事兒,聽上雪一句勸, 等跌下來了再買, 真的不會少塊肉。

股票軟體上PE都是幫我們算好的,但很多人看到了這個數值後, 不會判斷, 也不會正確地根據它做出投資決策。

大家仔細想想,市盈率即然等於每股價格除以每股收益, 那就自然跟公式裡這兩個指標息息相關。

每股價格其實就是市場投資者認為這家公司美不美, 每股收益就是這家公司真正能賺多少錢,巴菲特之前推薦透視盈餘和股東盈餘其實都是想直接忽略市場價格這個因素,去找一些直接體現公司盈利水平的指標。

那麼是不是隻要公式中存在市場價格這個因素, 就是不靠譜,不用學的呢?

錯。

大錯特錯。

巴菲特確實主要考慮的不是跟股價Price有關的指標,但若說他買入一家公司股票的時候不看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或者市現率這些估值指標就是扯淡了。

巴菲特推崇的股東盈餘、透視盈餘和ROE其實都是幫助他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但他真正要掏錢去買的時候,如果不看當時市場的買入價,他怎麼知道他到底是買貴了還是買便宜了?

我們的投資思維裝備1.0版本里, 給出了8個判斷個股好壞的標準:

1、淨資產收益率(ROE;

2、資產負債率;

3、毛利率;

4、主營業務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

5、經營性現金流;

6、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7、商譽淨資產比;

8、研發支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