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否簡單易懂?
企業是否有持續穩定的運營歷史?
企業是否有良好的長期前景?
第二,管理準則
管理層是否理性?
管理層對股東是否坦誠?
管理層能否抗拒慣性驅使?
第三,財務準則
關注淨資產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計算“股東盈餘”。
尋找具有高利潤率的公司。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潤,至少創造一美元的市值。
第四,市場準則
企業的市場價值幾何?
相對於企業的市場價值,能否以明顯的折扣價格買到?
問題2、“為數不多”到底是多少?
回答:“為數不多”一般指的是投資的公司家數被控制在5至10家。
那些對集中投資哲學有更深瞭解的、執著的投資者,建議可以集中於更少的公司上,甚至少到3家。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平均持股以10至15家為宜。
大家如果是自己買股票構建投資組合,切記投資的公司家數不要超過15家,如果持倉被過度分散的話,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深入研究和追蹤每家公司,而且一旦廣泛投資,收益也就被平均了,這不利於我們超越市場。
1934年,凱恩斯在一封寫給商務助理的信中寫道:“透過廣撒網的形式,投資於那些自己知之甚少、不具備特別信心的公司,從而降低風險的想法是錯誤的……每個人的知識和經歷都是非常有限的,就我而言,在任何特定的時間段裡,我很少敢於充滿信心地說自己非常熟悉的公司超過兩三家。”
對於凱恩斯這種等級的大佬,人家重倉持有兩三家公司就夠了,而稍微遜色一點的專業投資者,一般持股是5至10家,而對於一般投資者,為了平滑我們的內心波動,可以多持有5家公司左右,其實所有平滑波動的做法都是為了讓我們在沒有足夠的水平充分了解每家公司的基礎上,拿的住這個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