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我們要重點來分析一下《一本書看透價值投資》裡推薦的幾個選股指標。
第一、現金收入比。
第二、淨資產收益率。
第三、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
第四、總資產週轉率。
第五、季度收入增長率。
第六、商譽淨資產比。
第七、毛利率。
第八、研發支出。
沒學過財務的小夥伴不要被這八個指標嚇到,因為這八個指標裡的四個我們之前已經直接或變相給大家介紹過了,這四個指標就是:現金收入比、淨資產收益率、季度收入增長率和毛利率。
大家不要看到淨資產收益率又不認識了,它就是ROE,就是跟我們投資者關係最密切的那個指標。
這章我們再來複習一遍之前學過的篩選千里馬的六維評價標準:
1、淨資產收益率(ROE——衡量一家公司有多能為股東賺錢。
2、資產負債率——衡量一家公司債務風險究竟多大。
3、毛利率——衡量一家公司自己多能賺錢。
4、主營業務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衡量一家公司究竟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壞的方向發展。
5、經營性現金流——衡量一家公司是否能靠自身產品和業務回血。
6、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會因為短期還不上債而關門歇業。
之所以要複習,就是得看看作者介紹的這七大選股指標有沒有值得納入我們原先的評價體系的。
1、現金收入比。
作者認為:
“話語權強的公司在會計上確認的銷售收入,應該能夠與從客戶那裡收到的現金相匹配,甚至會有人提前預付款。
也就是說,好公司的現金收入比等於甚至大於100%。
這個指標的分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來自現金流量表,分母來自利潤表(銷售收入),在公司對外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中都能找到。
在投資和研究的時候,有了現金收入比,基本上可以把大部分有財務造假和粉飾嫌疑的公司給排除了。”
我們六維評價標準裡關於現金的那條是經營性現金流,作者只不過用這個指標除以公司收入,然後找那個除出來的商大於100%的公司。
也就是說作者在選股的時候不僅要公司賬面上的現金流充裕,還要求現金流要充裕到大於總收入,就相當於一個賣燒餅的大媽,由於燒餅做得太好吃,所以她不僅每賣一個燒餅都能夠賺回來錢,從來不允許客戶賒賬,而且由於她的燒餅實在太搶手,所以客戶都怕明天搶不到而提前給她錢預定燒餅,甚至有些明年一整年的燒餅錢都給這個大媽先付了。
能有這種超前吸金能力的燒餅大媽生意自然紅火,店鋪肯定是好店鋪,而且財務上根本不需要造假,錢都賺不過來了還造什麼假?
之前有些小夥伴會擔心,覺得自己不是財務出身,就算會算指標也不能分辨公司給出的財務報表有沒有造假,如果財報都是假的,他們用算出來的指標選股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