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稷這句話似滾湯潑雪,瞬間沸沸揚揚。
旁人暫且不論,御階之下那三位看了半天好戲的皇子率先有了反應。
六皇子劉質扭頭看向身邊的二皇子劉贇,眼神中似有讚賞之意。
皇子入朝觀政絕非點卯應差,必然會和對應的衙門產生極為密切的聯絡,雖說不一定能成為他們的班底,但是在眼下這個極為敏感的時刻,薛稷當先發言還是會讓人浮想聯翩。
眾所周知,從今年五月開始,二皇子便入工部觀政,據說和這位薛尚書相處得非常和諧。
劉贇感覺到上方父皇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掃了一下,登時顧不得引起他的猜疑,略顯憤怒地轉頭瞪著薛稷。
隨著賜婚流言傳出,他已經意識到父皇要將裴越推向大皇子,讓其成為大皇子爭儲的臂助。他當然不想看到這個局面,所以方才裴越悍然出手打倒裴雲的時候,他恨不得鼓掌喝彩。
只要這對君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裴越就不可能站在大皇子那邊。
說不定他還能爭取到裴越的倒戈支援,這個時候怎會指使薛稷喊出國公之爵?
眼見父皇想要壓服裴越的難度越來越大,雙方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二皇子除非是腦子進水才會在這個時候與裴越為敵。
那邊廂薛稷目不斜視,坦然應對開平帝審視的目光。
既然有人帶頭,自然不乏渾水摸魚之輩。
「薛尚書所言極是,中山侯近年來屢立大功,在西境時成功擊退吳國大軍,如今又在天滄江南岸開疆拓土,配得上國公之尊。」
「臣聽聞裴侯出使南周途中,還令名下商號賑濟欽州災民,光是這份忠君愛國之心就是人臣楷模,的確可加封為國公。」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群情激昂,甚囂塵上。
二十餘位大臣慷慨陳詞,彷彿不封裴越為國公,大梁就會國將不國,軍中百萬將士都不會答應。而且這次不僅是文臣出面,還有七八位武勳站出來表態支援,這可是朝會上難得一見的場面,畢竟大梁的文臣武勳歷來尿不進一個壺裡。
二皇子劉贇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索性收回目光,用極低的聲音說道:「大哥真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