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拿下的沈勇抗議聲不絕,顧懷的幾個披甲侍衛嫌吵,也不知從哪兒摸出來一塊烏漆麻黑的抹布,團了團就塞進了沈勇的嘴巴。
眼見這位三邊總制如此威勢,在場諸將都有些噤若寒蟬,那特穆爾乾脆直接跪地叩頭,連聲謝恩,其實他今天就是來告狀來的,可是因為一直遭漢人歧視,所以內心的指望也不大,壓根沒想過能告倒這個在遼東經營了多年的沈都司,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女婿,還有那還未見到過的外孫,心裡實在是憋不下這口氣。
想不到王爺一來,居然先把沈勇給拿下了,真是讓特穆爾感激涕零。
想想看,整個遼東現在一分為二,特穆爾的部落和自己的老婆女兒女婿全部淪陷在敵佔區,他鎮守的開原就是前線,而如今呢?老婆孩子全部不知所終,手下部將死傷慘重,開原雖然守住了,但從開原到遼陽已經成了被掃蕩過的一片荒涼,特穆爾...怎能不憤怒,怎能不絕望到要來到朝廷派來的王爺面前直接狀告自己的上官?
若是沈勇敢出戰,就憑官兵的名頭,也該讓那些已經陷入瘋狂戰鬥力下降但殘忍貪婪程度極高的叛軍們認真想一想了!
他們還能越過開原,對遼東的另一半區域進行這種掃蕩劫掠嗎?
很顯然,顧懷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甚至比這一點想的更多。
遼東的情況,具體的兵力分佈,具體的犬牙交錯的官兵和叛軍的勢力情況,以及大致的民間情景,顧懷是不知道的,但他只從沈勇的反應上就能看出來,特穆爾說的那些話...多半是真的。
作為遼東都指揮使司裡地位最高的兩個人,沈勇和何錦,就是遼東實際上的兩個軍閥。
再加上爵位比他們高,但實際地位遠遠不如的安化王陳謙,這三個人就構成了遼東的實際領導班子。
當然,文官也不是沒有,不過在遼東這地方,向來都是講究靠刀子講道理的,文官過來基本吃不消,這也是朝廷為什麼沒往這邊派高階文官的原因。
看看這是什麼鬼地方吧千里平原,適合騎兵衝鋒,但大魏鎮守在這裡計程車卒基本都是步卒,只能據城而守;民族情況複雜,北邊是蒙古人東北的山林裡是鮮卑人往東南走一截就進了高麗。
在這個地方各種種族的人混居,中原文化始終沒法普及,如果說大魏的民風比較彪悍,那這裡簡直就是離譜了因為連最基本的法律體系都還沒有完善的建立起來,殺了人一跑,因為多民族混居而沒有戶籍系統的這個地方,上哪兒去找?
這也就導致遼東很亂,真的很亂;很窮,窮到蒙古人都懶得下來打牙祭,只有鮮卑人做夢都在奪回祖地。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原本還能勉強維持著繼續這樣下去的遼東,因為何公公的大腦發熱,一分為二了。
在遼東的北邊,是以何錦和陳謙兩個為首的叛軍,打的是要進長安殺何洪的旗幟,但他們的實際行為卻和這個口號大相徑庭,造反了之後埋頭招兵買馬打造兵器,手底下的直系部隊管得倒是嚴,但那些不願意屈從的將領被殺之後手下的散兵...他們就管不著了。
這也就導致開原一線北邊的遼東幾乎淪為了亂世,當兵的搶老百姓,老百姓們也不樂意要反抗,民族之間的矛盾一點就炸,大家出門眼睛都是紅的不服就是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