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山經》有載: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鐵,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蕪、芍藥、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這便是《山海經》中關於帝俊兩個女兒的描述。
說她們經常在江水的深淵中游玩,出入之時均有暴風急雨相伴,而在她們所居住的洞庭山上還住著很多怪神,形貌像人而身上繞著蛇,左右兩隻手也握著蛇。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山海經》的記錄在很多時候是有共通性的。
比如比較危險且強大的生靈,他們的叫聲往往如同嬰兒的啼哭。
比如九尾狐,比如窫窳,亦比如狍鴞,也就是饕餮。
一般對他們的介紹都是: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同理,通常來講,在《山海經》中跟蛇有關的異獸,往往都是大神級的人物。
比如夸父,關於他的描述便是:珥兩黃蛇,把兩黃蛇。
還有相柳、窫窳、貳負等神靈,其體貌都是人面蛇身的造型。
當然,這裡面最著名的莫過於伏羲與女媧。
除此之外,在《山海經·海外西經》裡面還記載了一個叫做軒轅國的地方,說:“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從名字上來說,這個軒轅國很可能是軒轅黃帝的故居,因而黃帝很可能也是人面蛇身的樣貌。
如此看來,帝俊兩位女兒所居住之地有很多與蛇相關的怪神,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問題在於,為什麼對於帝俊女兒這麼兩個無比重要的人物,在《山海經》中竟不曾提及其名諱?
其實是有的。
其一名為女丑。
其二便是西王母。
這當中的推證過程暫且不論,但如果莫小川沒有記錯的話,關於女丑,有三件事情不得不提。
首先,根據《山海經·海外西經》所述:“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
這說明,女丑乃是山海一脈巫妖團背後真正的首領。
即便在她的名字裡並沒有“巫”字。
其次,同樣是根據《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所載:“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這裡記錄了女丑的死因,她是被十個太陽用高溫活活炙烤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