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來的一線歌手,在業界被排擠得嚴重,接不到大牌代言、商演。倒也不是完全接不到,只是偶爾能接到一兩個有什麼用?
別以為一線歌手很牛逼,除非你紅得發紫,不然華藝這樣的巨頭公司想搞你,能用的手段很多。
舉個簡單的也是常見的手段,你想接某個品牌的代言,華藝知道後,立馬派出一位人氣比你還高的一線藝人去同你競爭。
說是競爭,可人家人氣比你高,開出的代言價格比你低,你拿什麼去競爭?
當然,一般而言,只要你對巨頭娛樂公司構不成威脅,且雙方沒什麼恩怨,資源也懶得搞你。這也是一些藝人工作室、經紀公司和一些中型娛樂公司能夠生存的原因。
但新天地娛樂不一樣。新天地娛樂是兩位頂級作曲人聯手成立的,旗下還有好幾位金牌作曲人,外加魔都音樂學院的背景,這樣的公司潛力很大,巨頭娛樂公司是不願放任你成長的。
你想賺錢,可以。比如你作出來的曲子,我跟你買,你培養出來的藝人,我開高價跟你買。但你想發展壯大,不行。
天海娛樂就是如此。剛對幾大巨頭公司構成了些許威脅,就被幾大巨頭公司聯手搞垮了。
天宇娛樂也是如此。風頭過盛,幾大巨頭公司就想打壓天宇娛樂了。
不過天宇娛樂要比天海要好得多,首先,專精,天宇娛樂在影視劇方面的底蘊很足,這方面打壓不了。而歌壇方面,王軒的加盟,使得林睿和徐洋崛起得太快了。
《東風破》讓林睿一下子就成了歌王中大紅大紫的存在,而《心太軟》同樣讓徐洋成了一線歌手中火爆大江南北的存在。這兩位根本打壓不了。因為沒有資本會與熱度過不去的。徐洋能在好幾位歌王天后的手中搶走代言就是明證。
而林睿和徐洋打壓不了的話,再想打壓其他人就沒什麼意義了。
主要王軒的存在讓華藝等巨頭想打壓其他人也不容易。特麼的,人家一首歌就能讓徐洋火爆大江南北,讓王莎莎這樣的三線歌手拿下諸神之戰的前三,楊婷婷拿下前四,怎麼打壓啊?
反正現在華藝等幾大巨頭公司對天宇都有些憂慮,憂慮天宇威脅到他們,可卻又拿天宇無可奈何。
話說回來,說白了,現在業界就是把新天地娛樂當成會產小豬仔的母豬。小豬仔一生下來就被買走了。
黎剛等人雖然氣憤,卻也無可奈何。
但黎剛等人都憋了口氣。於是太原礦業一跟他們接觸,並開出5億的高價收購他們的公司以及整個團隊之時,黎剛等人就心動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他們倒要看看,一旦新天地娛樂加盟太原礦業之後,圈內的巨頭公司還怎麼打壓他們!真當太原礦業這個華國五百強資本巨頭是吃素的嗎?
而太原礦業看中的就是新天地的作曲團隊以及在作曲界擁有的隱形資源。
與本宿娛樂一樣,收購了新天地娛樂,並讓黎剛等人掌控作曲部門,那麼,魔都音樂學院作曲系便已經成為他們的後花園。連帶著魔都音樂學院很多資源也能為他們所用。
不得不說,華國500強就是500強,幕後的團隊很是了得。這波收購,狠、精、準。
聖豐娛樂、本宿娛樂、新天地娛樂單獨來看都只能算二流公司,而且跛腳非常嚴重,可組合起來卻絕對不容小覷,影視部、策劃部、作曲部...在業界絕對都是一流的水準。
但還不夠!
太原礦業既然要涉足娛樂圈,又怎會甘心只做一流娛樂公司,他們的目標是巨頭。於是他們又高價簽下頂級作曲人排行第四的王銀華,以及好幾個金牌作曲人。
可惜業界值得他們收購的娛樂公司不多了。聖豐娛樂、本宿娛樂、新天地娛樂這三家二流公司其實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在某方面很強,其他二流公司,太原礦業根本看不上,不屑一顧的那種。
自然,一流娛樂公司還是值得收購的,一流娛樂公司的版權庫以及藝人部,太原礦業看著都流口水。可惜人家又不願意將版權庫和藝人部拆開來賣。而已經擁有影視部、策劃部、作曲部的他們,又不願意整體收購一家一流娛樂公司。那會造成資源重疊浪費的。
再一個,人家願不願意賣還不知道呢。就算願意賣要價也會很高。一流娛樂公司很賺錢的,一年賺個三幾億絕對不是問題。想整體收購一家娛樂公司,最起碼得花費50億以上,划不來。
太原礦業有錢是有錢,可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每一筆花銷都會精打細算,講究好鋼用在刀刃上。
所以太原礦業也就放棄了直接收購一家一流娛樂公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