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從作曲人到文娛巨星> 第二百四十七章 資本巨頭涉足娛樂圈,天海被瓜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七章 資本巨頭涉足娛樂圈,天海被瓜分 (2 / 4)

可節目策劃再牛逼又有什麼用?本宿娛樂在娛樂圈的底蘊太差了,被別人卡得死死的。

不說其他,單說節目策劃,他們策劃出來一個節目,想自己找個渠道自己運營都做不到,只能賣給其他娛樂公司或者電視臺。

可你策劃能力再強,一年又能策劃出幾檔牛逼節目呢?不能自己運營,又能賺幾個錢?

這麼說吧,一個節目,在還沒投入市場的情況下,能賣個上千萬就頂天了。因而本宿娛樂一年到頭,真心賺不了幾個錢。

他們也曾想過補充自己的薄弱環節,可策劃節目賺的錢投進去之後,卻連水花都不響一下,或者說投的錢還是大少了,娛樂圈歸根結底還是個資本遊戲。

也曾想過融資,可被壓價太狠了。那些風投資本投資個5000萬,就敢索要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若是融資一億,得,乾脆直接把本宿娛樂送給別人得了。

因而七八年過去,本宿娛樂還是那個本宿娛樂,策劃能力一流,在娛樂圈卻位列二流,甚至連二流的門檻都差點邁不進去。

旗下也沒什麼大牌藝人。

也對,策劃出來的節目都賣給別人了,自己無法運營,又能有什麼大牌藝人呢?

幾個股東也曾努力過,也曾上進過,但在發現沒用之後已經放棄了,佛繫了。現在就這樣吊著,每年策劃幾個節目,雖說半死不活,但至少能賺不少錢。

一年賺個五六千萬還是可以的。然後再用賺的錢去投資點別的。

因而在太原礦業跟他們接觸,有意斥資6億收購本宿娛樂,幾個股東就心動了。天可見憐,他們當初成立本宿娛樂的時候,就花了600萬。現在轉手卻能賣6億,翻了100倍....

雖說按現在的趨勢,他們10年也能賺到五六億,可誰又能保證他們每年都能賺到五六千萬呢?

策劃行業競爭可不小,每年那麼多策劃專業的畢業生,很卷的。

主要太原礦業花6億收購本宿娛樂,是連他們整個團隊都一起收購過去的,人家擺明了跟他們說看中的就是他們的策劃團隊。加入太原礦業之後,他們不但能瓜分6億的收購金,之後太原礦業還給他們開出了年薪大幾百萬的工資。

話雖如此,6億賣掉本宿娛樂,他們雖然心動,但還是有點捨不得的,本宿娛樂畢竟是他們幾個的心血,可太原礦業的做法卻讓他們沒了顧慮。

太原礦業透露,他們會收購好幾家娛樂公司組成一個全新的公司,方方面面都很強的公司,到時候本宿娛樂會濃縮成一個策劃部門,而策劃部門則由他們幾個管事。

之前的聖豐娛樂其實也差不多,聖豐娛樂被太原礦業收購之後,會濃縮成影視部門,不過負責人就不是聖豐娛樂之前的幾個小股東和管事了。

在太原礦業看來,聖豐娛樂的老闆和管事都是吃乾飯用的,明明有那麼好的團隊,可就是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不然聖豐娛樂何至於到現在還是個二流娛樂公司。

太原礦業將本宿娛樂整個團隊收購,並將策劃部門交給本宿娛樂原本的管事,是看中幾個管事的策劃能力,以及他們在策劃界擁有的資源。

別看本宿娛樂在娛樂圈被卡得很死,但在策劃界,他們的人脈可不小。

這麼說吧,因為本宿娛樂的幾位老闆都是魔都藝校策劃專業畢業,只要將本宿娛樂的幾個老闆收入囊中,魔都藝校的策劃專業,實則就已經成了太原礦業準備組建的公司的後花園。連帶著不少涉及策劃的專業,也成了公司的後花園。

這也是本宿娛樂在娛樂圈雖然被卡,但一直堅挺的原因,因為每年,魔都藝校都能為本宿娛樂提供不少新鮮血液。

而對聖豐娛樂這些管事,太原礦業的做法就是,拿錢,滾蛋,有多遠滾多遠。

至於新天地娛樂,在業界也算是一個奇葩公司。這家公司在其他方面都很弱,但在作曲方面很強,用有頂級作曲人黎剛、方澤,還有好幾個金牌作曲人。

如果本宿娛樂是由幾個策劃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立的話,那新天地娛樂就是由幾個作曲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立的公司。黎剛、方澤以及新天地娛樂的老闆都出身魔都音樂學院。

可惜新天地娛樂同樣被卡得嚴重,擁有黎剛、方澤這樣的頂級作曲人,新天地娛樂在歌壇方面的建樹倒是不小,培養出過好幾個一線歌手,但其他方面就不行了。

此外,培養出來的這些一線歌手也留不住,不單隻別人會挖,他們自己也想賣。原因還是出在新天地娛樂被卡的問題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