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比試,周曄也知道離洲的書院內,學生穿麻衣短打的原因。
不是因為熱,而是打架壞了方便換。
他們內裡穿著比較結實的衣物保護隱私,外面的麻布衣服就是一次性用品,不管是訓練結束還是比試結束,都意味著損壞。
那位老師離開時的感嘆還在迴盪,四周傳來討論聲,四洲的書院和諸夏不一樣。
他們還留在書院的學生,在進入中級修煉者之後,還要參與實力考核,透過才允許出去遊歷。
經歷了社會毒打之後,也就意識到單打獨鬥需要絕對的實力才行,他們還不夠資格。
而諸夏是學生覺醒那一刻,就有人開始注意到治療者隊友,或者其他的盾衛、輔助。
這種比試不算,如果是正常情況下,一個隊伍中,全體都是各種狀態加持,治療者被保護好,只要不是碾壓,就不會立即造成減員,也就意味著被偷襲也能反打。
盾衛和輔助都是增加容錯率,全輸出隊伍沒有容錯率存在。
這是現實,不怕死的儘管去試。
交換生為書院帶來不同的思維,一時間,書院內教授控制技能的老師變忙了。
以往眾人追求火系極致的輸出與爆發,看著靶子被炸的四分五裂,學生就有一種成就感。
但圍觀周曄的兩次戰鬥,對戰周曄的人很憋屈,看的人帶入的角度當然是自己人,他們更憋屈。
如今學了控制技能後,發現可以讓別人憋屈,於是他們又爽了,似乎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只在老前輩之間流傳的控制流派開始在書院中傳播。
四洲的優勢是可以自己學習法術,成型快,但劣勢是學習法術不簡單,還因為屬性原因,並不能隨意學法術。
所以在四洲,真正的天才是指高悟性,至於修煉速度慢,或者不能修煉,都有方法可以去解決。
比試結束後,周曄按部就班的修煉和學習,他在著重研究靈力的使用,那不是技能,只是技巧,可以節省靈力,也可以用單純靈力做到一些事情。
比如很多年前周曄看過的動漫中,有忍者可以踩在水面上,在樹上行走,其實使用靈力也可以。
可以用靈力編織成網,擴散到水面,就能輕鬆利用張力不落水,至於在牆上、樹幹上行走,也差不多。
還有飛行的時候可以用靈力推進,奔跑的時候可以用靈力增加爆發力和耐力。
諸夏為四洲開啟新世界,而四洲的修煉方式,也為周曄開啟了新世界。
之前困擾周曄的爆發式恢復,也透過靈力的爆發輕鬆解決。
周曄還看了如何把單體法術改造成群體,很簡單,改變形態就好。
而有的法術沒有形態怎麼辦,也簡單,可以學習各種“秘術”,增加法術的形態。
秘術大致內容是,在施展法術的時候,加入符文,在周曄看來就是一種對符文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