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明侯府落成之日,牧景親率明侯府上下眾臣,入住此府。
府邸正門,石獅子雄武,左右插棋,旗幟迎風獵獵。
整個建築的風格是坐北向南,背面大山,正面漢水,佔地足足有八百畝,前後左右四門,每一門建立塢堡,塢堡之中立角樓,有觀稍臺,可屯兵一百餘人。
府內以三縱三橫幹道,列開區域,周圍縈繞一圈,皆為長廊。
正門而入,乃是校場。
這個校場可駐紮八百將士,作為捍衛明侯府的第一道屏障。
校場之後,直入正廳。
正廳之上,掛昭明閣的牌匾,這一塊牌匾乃是蔡邕親自提字,裝裱起來了,掛在正門,為明侯府正殿。
殿內寬敞大氣,周圍皆然的佈置的古色古香,字畫瓷器,一應俱全,還擺設上了銅鼎,地面鋪設的是木板,左右開窗戶,後面開小門,上位高一臺階,下位擺設一百餘的案桌。
這是日後明侯府的議事大殿。
昭明閣之後,就是明侯府至關重要的左右兩部,左邊是南書房,南書房的建築佔地足足有八十畝不止,連片的房舍,風格不一,其中還有不少是牧景出了主意,帶著一絲絲現代風格的古典特色。
右邊自然就是北武堂。
北武堂的建築就簡單的,但是顯得森嚴很多。
南書房北武堂之後,各曹各司的官衙零零落落皆佈置在其中,然後過去就是一條小河流,這條小河流本來就有了,乃是漢水的一條小支流,全場也不過十餘里而已,不寬,可為城內河,更好把明侯府一分為二,以幹道為拱橋,一共修建三座拱橋。
河流的北面,乃是明侯府內宅。
內宅就是生活場所,當然並非單單指的是牧景的生活場所,這一片地方數百畝之大,可修築的房舍院落庭樓雅閣不計其數,就牧景現在一家幾口,在開枝散葉,也住不掉。
他開闢了左邊的景平院為自己生活的院落之後,右邊的兩三百畝地方被他營造成了上百個小院落,比不上那些懂不懂就是佔地百畝的府邸,但是很適合如今明侯府官吏的居住之地。
不過現在的明侯府只有靠近漢水的辦公區域已經完工了。
小河流北岸的住宿區還在施工之中。
這一片的區域,不斷的運來木材,石料,還有將近萬的民夫正在有條不紊的幹活,雖初冬,卻每一個都赤著膀子,流著汗水,努力的工作。
“主公,估計再給我三個月時間,整座府邸就可以完工了!”
明侯府的總工程師嶽祝杵著柺杖,正站在牧景身邊,拱手的回答說道:“這將會是老夫修建最為壯觀的宅子!”
佔地八百畝的明侯府,能如此順利的完工,他有時候都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