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雖然愚昧落後,但是官衙想要從百姓手中收錢,也要講究一個名義的,賦稅就是最為名正言順的理由,入城要交稅,種田要交稅,行商要交稅……
行路也可以設立一個路稅。
所謂路稅,名義是新的,用得好的話,牧景會利用這個名義,建立的是後世的高速路收費站模式,整合兩郡道路,開始道路大爆發的時代。
若是用不好,留下的自然是一個暴君苛政之名。
可牧景必須如此。
自古以來修路就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就說當年秦朝設立天下三十六郡,開闢天下馳道,實現車同軌的寇島,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多不勝數,甚至拖垮了整個大秦帝國。
如今牧景只有兩郡財力,想要徹底打通南陽和漢中的車馬之道,也是很艱難的。
所以他想到了昔日的景平商行。
景平商行雖散去,但是這些商賈曾經的輝煌卻仍然猶在,南陽商賈也就是憑藉著昔日的景平商行門道,早已經把影響力衝出了南陽,無論是在關中,荊州,還是在豫兗之地,他們皆有一定的商賈勢力。
這些商賈很多諸侯都視為卑賤之輩,但是哪怕他們如今的地位依舊卑微,可底蘊也不低,他們有的是閒錢。
就看能不能把他們的錢從口袋裡面拿出來。
不過這種事情不可能牧景一開口他們這些商賈就能應下來了,景平商行大掌櫃的情分還在,可這一份情分是比不上利益的,沒有利益的事情,哪怕情分再多,也是不可能成功。
商賈永遠都是追逐利益的,這一點,牧景比任何人都明白。
所以這一次的商討是沒有結果的。
但是在牧景的意料之中。
這只是一次試探,是牧景給昔日那些景平商行的商賈的試探,看看他們的反應,看看他還能拉攏多少南陽的商賈為自己所用。
傍晚時分,一眾南陽商賈代表帶著疑惑,已經散去。
他們離開之後,馬不停蹄,甚至不顧夜色趕路,紛紛踏上歸途,返回各自家族,稟報他們的家主,至於這事情會有什麼結果,終究還看他們背後的家主決定。
而在這個夜裡,牧景在內庭院落之中獨自接見了許林。
昔日的景平商行三大巨頭,唯許林親自趕赴南鄉來見他,此番情誼,著實讓牧景感動,正所謂來不來都是無法指責的,不來是正常,趨吉避凶,人之本能也。
而能來的,才是念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