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也由著她了,小孩子嘛,玩幾天,新鮮勁一過就好了。大家開始和麵,發麵,剁餡,準備蒸野菜包子。
大家都怕蛇,不吃蛇,李海軍燉了蛇羹,做了教研蛇皮。跟李父倆人下酒。
昨天的魚蝦蟹還有不少,一勺燴了。李家吃飯的時候,村裡人也都下工了。
有人路過李家的時候,想要打招呼,但看到李家房門緊閉,就知道人家不想被人打擾。
“都丟了工作了,有什麼可傲氣的······”
“嗨,人家丟了工作可是由手藝啊,再說,人家都已經是城裡戶口了。”·······說什麼的都有,顯然,是李老二,跟李老三把訊息傳出去的。
李海軍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會在意。說不準他還會感謝李老二,李老三,給他省去了不少麻煩。
“你們幾個小的,不能再吃了。”李海軍看著幾個小的,沒人都吃了兩個大包子,還要繼續吃緊忙給攔下了。
“看看你們,小肚皮都撐圓了。”
“可是好好吃啊。”
“好吃也不能多吃,剩下的明天早上吃。”吃過飯休息了半小時,李海軍強迫大家鍛鍊身體。
不鍛鍊是真的不行了,不僅他自己現在胖了一圈。妹妹李金鑫都雙下巴了,再胖下去還有個姑娘樣?
李父:“兒啊,我這麼大年紀就算了。”李海燕搖頭:“正因為年紀大,才要鍛鍊,不然怎麼長命百歲?”李父沒辦法,得帶個好頭。
丁母:“別看我,我跟著一起鍛鍊!全家除了小勝楠,所有人都站在院子裡,開始蹦蹦跳跳。李金鑫還過了一把,老師的癮。教大家跳操。
“老李!”
“喲,燈泡。”李海軍笑著打招呼:“燈泡叔。”
“唉。”
“你們怎麼回來了?”李父:“帶著孩子回來住一陣子。”燈泡:“你那倆兄弟可是四處宣揚······”李父:“這倆混賬。”李海軍:“爸,別生氣,不值當。”燈泡:“今天生產隊放電影,你們不去嗎?”李海軍:“放電影啊·······”
“去,怎麼不去。”在鄉下沒什麼娛樂活動,放電影是唯一的消遣了。一臺16毫米放映機,一塊銀幕布,一名放映員、一束光投、一群免票觀眾……五六十年代的農村,露天放電影,成了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
進村放電影一般受邀於生產大隊,大隊出30元左右資費,以電影方式犒勞村民。
李海軍帶著家人,帶著小板凳去了打穀場。在打穀場上竹杆挑起一方幕布,眼尖的人將此激動好訊息,奔走相告十里八村,在那文化生活貧乏的日子裡,看場電影等於看場大戲,帶給人們許多歡樂!
夜幕下的打穀場上,長短凳子已經鱗次櫛比,本村人佔據了有利位置。
外村人,對不起,雖然都是一個公社的,但也只能站著進行文化消費了。
四處都是亂竄的孩子,有個上房頂,牆頭,有的爬樹,攀爬上樹杈蹲著,一副猴的坐相,從樹上俯視影幕。
李海軍因為帶著凳子了,大家坐在了最後面,他們剛坐下不久,還有人絡繹不絕的朝著打穀場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