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開局娶了蕭文姬> 第一七五章 走進尋常百姓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七五章 走進尋常百姓家 (1 / 3)

“不知老丈有田地多少?”

衛安坐到河邊的一塊青石上,問了起來。

“老大有田三頃,可惜只有一頃是上田,餘者都是中田和下田……”老農答道。

衛安點點頭,看出這個老農的家庭應該是屬於此時典型的自耕農階級。

所謂上田、中田、下田,衛安還是知道的。

上田土地肥沃,不需要休耕,可連年耕作,因此是農民最喜歡的土地。

可惜,這種肥沃的土地並不多,而且因為農業技術的侷限,許多上田在連年耕作之後,土地肥力漸漸枯竭,淪為中田甚至下田。

至於中田,耕作兩年,就必須休耕一年,否則,土地中的地力不夠,種下去的作物根本長不好。

下田,耕一年休一年。

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也不知是誰先發現了,在休耕的土地上種植大豆不止不會浪費地力,還能有效的給土地增肥,因此,一般休耕的土地,都會種上大豆。

只是,武人最重粟米,當此之時,連小麥都是土地裡的異端,並不是主食,就更別說大豆了。

一般而言,像小麥和大豆這種農副產品,是不值什麼錢的。

小麥嘛,最底層的貧窮人家可能會在災年將之作為食物,但大豆在此時除非實在是年景不好,否則一般是作為牲畜飼料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衛安自然也知道。

原因很簡單,這是烹飪技術與美食文化的落後所導致的。

在此時,廚師們的烹飪技術相對很原始,基本除了烹、蒸、煮之外,沒有別的花樣。

而且,像什麼磨坊什麼的,此時也沒被髮明。

所以像什麼豆腐、豆腐腦,在此時統統都不存在

無論小麥大豆,想要食用,都只能靠煮。

而小麥大豆煮熟之後食用的口感有多差,吃過的人都知道!

特別是大豆,食用之後會導致肚子脹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