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了微微頷首,贊同荀攸之言,自己想攻九江,就是怕劉備與潘鳳結成同盟,相互援救。
合肥有三萬兵,非一時可破,到時如果劉備領兵來攻奪豫州,作出要向許都進兵之勢,只怕自己又要無功而返。
“哈哈哈……明公勿憂,劉備投機奪利之輩而已,只要給其足夠之利,其必與潘鳳分盟解勢。若能穩住劉備,又令孫權拖住潘鳳,九江必可易破。若奪九江,便可再奪廬江,將潘鳳阻在江東之地,使其不可渡江。”
郭嘉突然大笑言道。
“奉孝已有良策嗎?”
曹操趕緊問道。
“此前明公使劉備入徐州,已拜其為徐州牧,又徵東將軍與宜城亭侯,想要利用劉備之力與潘鳳相爭,未料劉備卻選擇與潘鳳同盟共守。然而此非劉備實意,如今的徐州,五郡而劉備僅佔二郡,琅邪、東海和廣陵皆在潘鳳之屬手中。”
“嘉之意,可加拜劉備為左將軍和宜城侯,同時可拜劉備部下勇將關羽為偏將軍、廣陵太守與漢壽亭侯。關羽於酸棗時曾有誅斬華雄之功,此人之勇不在潘鳳之下。劉備如果接受封拜,必會讓關羽去攻奪廣陵,如此可令其與潘鳳為敵。而若是他接受了封拜,卻又未讓關羽出任廣陵太守,也可分解其與關羽之間的兄弟之義。劉備乃皇族之後,天子之詔,又有如此大利,我想他不會不接受。”
劉備與潘鳳現在連兵合勢,以威相逼,只會讓他們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只有以利相誘,才有可能讓他們分崩離勢。
郭嘉看準了劉備,他那麼想要徐州,就是想要擁有一塊稱雄之地。
現在他雖然與潘鳳連兵結盟,那是迫不得已之舉,只要有利益可圖,相信他還是會選擇與潘鳳為敵。
如果劉備遣兵去奪取廣陵,曹操又領兵攻下九江和廬江,便可將潘鳳困在江東之地。
琅邪的臧霸,到時也容易解決。
“無功而封侯,似乎……”
曹操似乎自言自語,他不是捨不得這些官職侯印,他擔心的是如果隨意封拜,對自己部下之將會有輕待之嫌。
“明公,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若不分解劉備與潘鳳連合之勢,則西有張繡之患,東有劉備,南有潘鳳,北有袁紹之敵。袁紹如今已有襲奪許都,挾迎天子之勢。潘鳳若擊敗孫權,平定江東,則勢力將如袁紹一般強盛,到那時,南北俱有強敵,若是他們勾結連合,明公,則許都不可守,天子不可保啊!”
郭嘉聽到了曹操之語,又對其勸道。
荀攸擊掌贊同道:“奉孝此言極是,孫權此時尚且擁據強兵,屯守會稽。可詔拜其為會稽太守,封烏程侯,加平東將軍,令其據郡堅守,拖住潘鳳兵馬,使其不能出兵來救九江。待奪下九江廬江二郡之後,便可遣兵相助孫權,與其共擊潘鳳,將潘鳳擊滅於江東。”
曹操心裡還是有些憂慮,這樣大加封拜,似乎太過。
可是又再一想,扶小擊大,合乎自己現在的利益。
劉備和孫權,現在的實力都不可與潘鳳相比,如果可以藉助此二人之力,來共同剿除潘鳳,那也很是值得。
“哈哈哈……文若,你以為呢?”
曹操大笑,看向荀彧問道。
荀彧微微點頭回道:“如今之計,唯有如此,方可破局。”
“既然諸位皆同此策,那便如此定了,哈哈哈……”
曹操又眯起眼睛大笑。
事實上,這是曹操常用之策。
總是會拉一派打一派,不會讓自己一下子擁有太多敵人。
歷史上,呂布襲奪兗州失敗,又跑去奪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