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雖然對魯肅的話半信半疑,但是收拾東西也需要時間,只好一邊慢慢收拾,一邊等訊息。
至於將徐州讓給劉備之事,就此擱下不提了。
麋竺和劉備非常無奈,陶謙不走,讓徐州之事,他們便不可再提。
魯肅留在郯城,跟陶謙一起等著曹操退兵。
只要曹操一退兵,潘鳳便有了退敵護徐之功,這樣魯肅就可以委婉地向陶謙提出讓徐州之事。
不管是現在要陶謙讓徐州,還是等他死了來接徐州,有兩個人物比較關鍵。
一個是徐州別駕麋竺,另一個是徐州治中許友。
如果能得到這兩個人的支援,不管是現在,還是等陶謙死了,接掌徐州都會容易很多。
治中許友是琅邪人,與琅邪功曹鄭威關係較好。
在郯城等著曹操退兵的這幾日,魯肅先去拜訪了許友。
潘鳳身為琅邪相,他只管軍事,民事全部交給閔純和鄭威管理。
閔純和鄭威二人將琅邪治理得不錯,讓潘鳳在琅邪比較得民心,贊聲不少。
因此許友也很想潘鳳能來接掌徐州。
魯肅含蓄地向許友表達了潘鳳的意思之後,許友甚至是公開表達了對潘鳳的支援,並且表示現在唯一的擔心是麋竺。
麋竺身為別駕,權力和地位比治中都要高一些,尤其是因為經常跟隨在州牧身邊,說話往往比治中更管用。
現在州牧府中諸吏從事都知道,麋竺是偏向劉備的,一心想讓劉備來接掌徐州。
魯肅告辭許友,去拜訪了麋竺。
然而,魯肅卻在麋竺那裡,明顯聽出了這個麋別駕拒絕潘鳳,支援劉備之意。
這在意料之中。
魯肅又去拜訪劉備,委婉地表示希望他不要與潘鳳爭徐州。
劉備也委婉地表示他不爭,他只是協助陶謙守護徐州,為了徐州百姓不遭曹操之害。
就這麼過了三日。
城外曹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