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開始,身為今天第一女主角的賈錢錢,自然是被眾星捧月。小胖子宋浩是主動承擔起了她的保鏢,哪怕圍攏在她身邊的人,也都是一些彼此熟知的同班同學。
“賈錢錢,你家好大啊!像公園一樣。”原來和賈錢錢並不是一路,甚至還有些敵對的班長,一改過去對她的態度,大發感慨道。
“你在過去不是一直都覺得錢錢家很窮嗎?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有錢?什麼才叫做真正的低調奢華有內涵。”宋浩昂首挺胸道。
楊帆站在賈錢錢的另一邊,全然就和宋浩成為了哼哈二將。他右手兩指把自己的框架眼鏡朝上推了一下,進行補充說明道:“能夠住在這裡的人,有錢只是一個前提,而最主要的是要權勢。”
此話一出,這一群人深以為然的“哦”出了聲音。他們一個個別看年紀小小,十歲不到的樣子,可絕非那種沒有見過世面的普通孩子可比。
住在京城這樣的國際化大城市裡面,城市孩子對於五光十色,繁華熱鬧......早就習慣。
其中來自於中上階層家庭出身的孩子,或多或少都耳濡目染了家長們私下的談話內容,暗中運作等等。
哪怕是大山裡面出來的孩子,住在地下室當鼠族的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回老家去的時候,也會不自覺的油然而生出某種見過世面的優越感,看著同村的人,總覺得就一個字,土。
殺馬特的心理就源自於此。他們帶著與生俱來的傲嬌,體內流淌著貴族的血液,藐視一切世俗,又窘困於內心的自卑和囊中的羞澀。除了物質上面的貧窮之外,精神上面也貧窮。
實際上,一看他們就知道是什麼貨色。當年的上山下鄉,即便都是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也能夠一眼辨別出各自的出身。
其實,很簡單。工人階級出身的孩子,帶得東西是最大限度的生活用品,不會帶任何一本書。
書除了徒增重量之外,也就沒什麼用一樣,大概剩下的作用還能夠擦屁股和生火。即便回家去一趟,也是儘量再多帶能夠讓自己舒服一點的生活用品。
商人家庭,而不是賣蔥薑蒜那種商販,知識分子和幹部家庭出身的孩子,最大限度的帶書。哪怕回家去一趟,也是再帶書來。
1977年恢復高考的時候,雖說都是經過上山下鄉的人,但是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走向。
最後,還不是商人家庭,知識分子家庭,幹部家庭等出身的孩子,最先透過高考來現實階層的躍升,日後成為社會精英,國家棟梁,而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夠抓住這一次改變命運的機遇,不是聰明的,就是受到啟發的。
除此之外,普通人家的絕大部分孩子,依舊延續父母的老路,頂替的進入工廠當工人,然後就等著日後的某年某月某日下崗。
哪怕是去參加了高考,也會多次都考不上,就在於基礎太差。看馬雲爸爸就知道了那個時候的高考有多難考,錄取率有多低,而絕非今天的高考可比。
特別是前三次,1977年,1978年,1979年的前三次,別說你爸是李剛,你爸是金剛都沒有用,差一分就是差一分,去走各種門路都沒有用。